第131章 製糖法!老朱的震驚!
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製糖法!老朱的震驚!,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朕聞上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玩意兒在過去可是金貴得很,以前可是奢侈品,價值不菲。。 比如前宋官府貴家中設有四司六局,其中蜜煎局專掌糖蜜花果、鹹酸勸酒之事。 街市上的食店、點心店以及粉食店等皆有諸多糖、蜜小食。 但蜜餞價格昂貴,一斤蜜餞約需五百文,常作為達官顯貴宴席上的佐餐佳品。 尋常百姓一年嚼不上一回甜味兒,達官貴人卻拿它當宴席上的金豆子擺闊。 可小胖墩聲稱能將蔗糖製成糖霜! 此刻朱高熾擼著袖子往糖漿裡倒黃泥水,老朱跟徐達、李文忠交換了個眼神。 畢竟這事兒太離譜了啊! 如果真可以辦到,古往今來那麼多的先賢智者,他們怎麼都不會? 難不成朱高熾這個兔崽子,比曆史先賢還要聰慧精明,還要學識淵博? 這根本就不可能嘛! 想到這裡,老朱盯著朱高熾被蒸汽熏紅的臉,突然笑出聲:“管他成不成,有這份心氣就夠了!” 如果成了那當然最好。 不過若是不成,這也沒什麼,老朱也不會苛責四小隻。 徐達與李文忠相視一笑,心裡麵暫且鬆了口氣。 此刻李景隆與徐增壽也頗為緊張,畢竟他們前前後後地忙活了這麼久,當然希望能夠一舉成功。 隨著一勺勺的黃泥水澆下,琉璃瓦溜內的黑糖逐漸變白,溜內儘成白霜。 “糖霜!” “真是糖霜!” “我的老天爺啊!” “這蔗糖竟真能提煉出糖霜!” 老朱三人聽見這動靜頓時心頭狂震,下意識地麵麵相覷! 難不成……真的成功了? 來不及遲疑,老朱大步走上前去,隻見那琉璃瓦溜裡麵,正覆蓋著一層層晶瑩剔透的糖霜! 老朱下意識地伸手,粗糙的手指蹭了點糖霜放進嘴裡,甜味在舌尖炸開的瞬間,他眼角的皺紋都跟著顫了顫。 而朱高熾此刻正得意洋洋地站在旁邊,笑嗬嗬地開口道:“老逼登,怎麼樣?小爺厲害吧?!” 徐達與李文忠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一幕,久久都回不過神來! 他竟然真的成功了! 這兔崽子究竟是個什麼妖孽啊? “哈哈哈!” 老朱忍不住放聲大笑,一巴掌拍在他後背上,差點把小胖墩拍跪。 要知道現在放在他麵前的,可不是一罐罐的糖,而是一座金山銀山,而是大規模生產的沙場利器……而是他朱元璋的宏圖霸業! “好好好!” “熾兒,你可真是咱的福星啊!” 老朱大笑著開口道,寵溺地撫摸著小胖墩的腦袋瓜。 朱高熾卻是滿臉嫌棄地拍開了龍爪,直接提出要求。 “老逼登,咱們正事兒得說在前頭,還是按照以前的分成模式,如何?” 老朱剛要瞪眼,就被他下句話噎了回去:“畢竟這白砂糖比之糖霜口感更好,更為細膩,而且可以大規模生產,也是一筆源源不斷的收入。” “此外,這東西還是戰略物資,有了它大伊萬可以源源不斷地造出來!” 聽到這話,老朱欣喜地點了點頭。 真是好孩子啊! “就按你說的辦!” 徐達和李文忠也很開心,白得的銀子誰不想要! 先是琉璃產業,後麵還有水泥,現在又多出了一個白糖……這掙錢的節奏,簡直讓人驚歎。 “陛下,這製糖工藝必須嚴格保密,嚴禁任何人泄露出去!” 李文忠立刻提醒道,賺不賺錢的都是小事,這白糖現在成了戰略物資,當然是以戰事為先。 聽到這話,老朱收斂起了笑容,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封鎖消息!” “所有匠人連同家眷全部安置在工廠裡麵!” “另外,咱會調羽林衛過來,駐紮於此地,守護好這些秘密!” 這些個廠子,那一個個都不簡單,琉璃廠與白糖廠可以掙錢,水泥廠與紅磚廠是基建神器,隨便泄露一個出去,都是重大的損失。 因此老朱十分重視,不惜調動羽林衛過來駐守。 朱高熾一聽到羽林衛,頓時就來了興趣。 要知道這羽林衛可是皇帝侍衛禁軍,裡麵的軍士都是通過精選以後經嚴格訓練而入選的身材健壯、武藝不凡的將士,隨便拎出來一個都能一打十的那種! 這他娘地,咱麾下也有軍隊了不是? “咳咳,皇爺爺,這羽林衛歸誰指揮啊?” 此話一出,老朱滿臉狐疑地瞟了他一眼,隨後直接看向了朱雄英。 “英兒身為咱的嫡長孫,馬上就要封太孫了,就暫且交給他指揮吧!” 朱高熾:“???” 臥槽? 尼瑪地啊! 老子立下功績,你賞賜朱雄英? 你可真是公平公正,混賬至極啊! 朱高熾頓時就不樂意了,怏怏不樂地癱坐在椅子上麵,失去了動力。 見此情形,老朱與徐達李文忠對視一眼,儘皆覺得好笑。 “怎麼了?兔崽子,你還真敢要?” 老朱嗤笑道,“你一個藩王之子,要是手握禁軍,天下人會怎麼看?” 聽到這話,朱高熾頓時心中一驚,這才反應了過來。 不得不承認,老朱就是老朱,想得足夠全麵。 之所以給朱雄英,無非就是披上一層外皮,朱高熾還指揮不動朱雄英嘛! “皇爺爺英明而神武之!” “嗬,兔崽子!” 一陣嬉鬨後,朱高熾眼珠一轉,笑問道:“皇爺爺,咱這糖也好琉璃也好,那可都是極品好貨,以往宋元時期也有不少西域、南洋商人,來到中原販賣白糖與琉璃,憑借高價賺了個盆滿缽滿……” “哦?”老朱來了興趣,追問道:“你小子的意思是……”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啊!”朱高熾一拍大腿,“他們賺了咱們這麼多銀子,從唐朝就開始了,咱們現在好不容易實現了技術反超,那還不得狠狠圈他們一波錢?” 老朱聽後眉頭一皺,隨即搖了搖頭。 “你是想重開絲綢之路?” “現在為時尚早,西北那邊並不安生,商隊一去就是給那些蒙古蠻子送菜,咱隻怕有去無回!” 現在還是洪武中期,大明西北並不太平。 甘肅,這片連接中原與西域、青藏高原的狹長地帶,其地緣位置極其特殊,既是曆史上的“絲綢之路”要道,也是中原王朝向西拓展、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戰略前沿。 所以近幾年大明與蒙古人的戰事,都是圍繞甘肅之地,誰能控製甘肅,誰就能在西北占據主動。 軍事上的勝利隻是第一步,更深層的考量,在於重塑西北邊防體係,光靠打不行,還得駐軍、屯田、安撫人心,這個過程注定將會是極其漫長的。 “陸上絲綢之路不通,那海外呢?”朱高熾狡黠一笑,“咱們專走南洋路線,不就行了嗎?” 聽到這話,老朱眼睛一亮,可緊接著又黯淡了下去。 因為,大明時至今日,都依舊推行禁海國策! 海風卷著鹹腥味仿佛穿過歲月撲麵而來,洪武朝的禁海令像道鐵閘,死死封住了大明的海岸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