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甘露殿對弈,父皇的“新難題”
崔山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甘露殿對弈,父皇的“新難題”,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崔山口,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甘露殿。
李世民,端坐於禦案之後。
他的麵前,沒有奏折,隻有一杯早已涼透的清茶。
不多時,內侍總管王德,輕步入內,低聲通報:
“陛下,太子殿下與晉王殿下,於殿外求見。”
“讓他們,一同進來。”
李世民的聲音,平淡無波。
李承乾與李治,並肩走入大殿。
“兒臣,參見父皇!”
兩人,齊齊跪倒在地,行叩拜大禮。
“平身,賜座。”
李世民的目光,在兩個兒子身上,緩緩掃過。
一個,是剛剛立下不世之功,風頭正勁的晉王李治。此刻,他的臉上,雖然還帶著謙恭的微笑,但眉宇之間,那股壓抑不住的,屬於勝利者的意氣,還是難以完全掩飾。
另一個,是剛剛“官複原職”,即將遠赴江南“收拾爛攤子”的太子李承乾。此刻,他的臉上,隻有一片雲淡風輕的平靜,仿佛之前所有的榮辱與沉浮,都與他無關。
一個,銳氣十足。
一個,深不可測。
李世民的心中,暗自歎了口氣。
這兩個兒子,都已不再是,可以任由他拿捏的孩童了。
“雉奴。”李世民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李治身上,語氣中充滿了“讚許”,“你此次南下,做得很好。為國庫立下大功,為朝廷,拔除頑疾。朕,心甚慰之。”
“全賴父皇天威浩蕩,兒臣,不敢居功。”李治立刻起身,躬身答道,姿態做得無可挑剔。
“有功,便要賞。”李世民擺了擺手,“朕,已命宗正寺,為你記下大功一件。你的封賞,三省六部,會儘快議定。”
他又話鋒一轉,語氣變得“語重心長”起來。
“但是,雉奴,你也要記住。治國,如烹小鮮,不可急功近利。江南士族,雖有錯處,但亦是我大唐之子民。一味地,以雷霆手段鎮壓,固然能收一時之效,卻也容易,失了人心,動搖國本。”
“你,還年輕。日後,要多向你太子大哥學習。學習他那份,潤物無聲的‘仁德’與‘胸襟’。”
李世民,這番話,看似是在教導,實則,是在做三件事:
肯定李治的“功”,安撫他。
點出李治的“過”,警告他不可再用酷吏手段。
再次,將太子李承乾,擺在了“兄長”和“老師”的位置上,人為地,維持著這儲君與親王之間,那脆弱的“尊卑”與“平衡”。
李治的心中,如同被一根針,狠狠地刺了一下。
他最不願聽到的,就是父皇拿他與李承乾相比!
尤其是,在他剛剛“大獲全勝”之後!
但他麵上,卻不敢有絲毫的不滿,隻能更加恭敬地,躬身受教。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敲打完了李治,李世民的目光,又轉向了李承乾。
“承乾。”
“兒臣在。”
“江南,現在,就是一個爛攤子。”李世民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雉奴,用的是‘猛藥’,雖然去了病灶,但也傷了元氣。現在輪到你,用‘溫補’之法,去為朕調理它,安撫它。”
“朕,之前準你成立‘經濟與改革總司’,也準了你,調任馬周,李積的請求。”
“朕,給了你前所未有的權力。”
“現在,朕,想聽聽,你準備如何去用這份權力?”
李世民,當著李治的麵,親自考校李承乾!
李世民倒要看看,他這個大兒子,在經曆了這一係列的沉浮之後,其心智與格局,又成長到了何種地步。
借此機會,向李治,也向滿朝文武,傳遞一個信號——朕雖然重新啟用了太子。但,他的一舉一動,依舊,在朕的掌控之中!
李治的耳朵,也豎了起來。
他也想知道,他這位太子大哥,到底準備如何去收拾自己留下的那個,“爛攤子”。
李承乾,緩緩站起身。
先對著李世民,行了一禮。
然後,他同樣走到了那幅巨大的輿圖之前。
這,是他們父子三人,第二次,在這甘露殿的輿圖前,進行對弈。
上一次,是李治,意氣風發。
而這一次,換了人。
“父皇,”李承乾的聲音,平靜而又清晰,“兒臣以為,江南之弊,其根源不在於‘稅’,也不在於‘吏’。”
“而在於……‘人’。”
“在於,江南的土地與財富,過度地集中在了少數不事生產的士紳豪族手中。”
“而真正創造財富的,那千千萬萬的農民、工匠、與商人,卻被死死地,壓在最底層,無法動彈。”
“如此,則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長此以往,矛盾激化,國本必將動搖。”
這番話,直指核心!
李世民和李治,皆是瞳孔一縮。
他們沒想到,李承乾的眼光,竟然已經,穿透了那稅款,看到了其背後,那更深層次的……社會階級矛盾!
“所以,”李承乾繼續說道,“兒臣此次南下,不準備去查案,也不準備去抓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