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判罰
醉司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判罰,從每日一卦開始打造長生仙族,醉司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6章判罰第12頁 那是一名儒雅老者,名叫崔文昭,臨滄崔家大儒,現任司禮監監正。 崔文昭身著月白色儒衫,頭戴綸巾,腰纏金絲帶,右懸環佩,左掛君子長劍。 其站起身後,先是朝著高台屏風躬身行禮,隨後又對著陸致遠拱手行禮。 禮畢之後,方才慢條斯理開口道:“禮者,克己,遵禮而知行,君子矣。” 陸致遠嗤笑。 “崔生何當君子乎?” 崔文昭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知道陸致遠是在暗指兩人於臨滄辯學時,他因辯不過而暗中前往監察使司檢舉一事。 但事已至此,他也隻能拿出畢生所學,在這廷前,當著虞皇和天下士人的麵,從“禮”的方向擊敗陸致遠,讓他再無翻身之地。 “老夫算不算君子,自有他人評判,請陸生辯之。” 生怕陸致遠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揭穿他所做之事,崔文昭連忙岔開話題。 陸致遠笑著搖了搖頭,隨後便舉起麵前的茶盞。 “諸君且看,以此盞為“禮”,茶水為“情”,固守器型而茶水凝滯,與腐水何異?” 崔文昭冷笑:“陸生此言大謬,《儀典》載明:男子行冠,女子及笄,克己複禮,此乃天地綱維,若隨性由之,與野獸何異?” 此言一出,殿中眾人紛紛頷首。 顯然,所有人都認同崔文昭的說法。 陸致遠緩緩站起身,目光看向殿外。 “方才來時,諸君可曾注意到殿前園中有兩株連理鬆?” 眾人聞言,全都看向殿外的花園,確實發現有兩株巨大的古鬆交纏連理,甚是奇特。 陸致遠繼續道:“二木交纏而生,可礙其參天之勢?” “禮法當如扶持幼苗之竹架,豈能成捆縛巨木之鐵索?” “陸某認為,禮為修養,始於心,發於情,而非……行於表。” 說這話的時候,他麵帶微笑看向崔文昭。 言下之意很明顯。 禮儀是一種修養,如果內心修養不夠,隻做表麵,那是虛偽,不叫知禮。 崔文昭聽後,臉色漲紅,手指顫抖的指著陸致遠怒喝! “一派胡言!” “一派胡言!” “君子禮道乃先賢定下的標準,汝是在曲解!” “陛下,臣請治陸致遠殿前失禮之罪!” 看著老家夥氣急敗壞的樣子,沈文焰忍不住開口: “殿前咆哮,是誰失禮,自當由諸生定論。” 殿中一些儒生和文武百官全都麵色古怪的看向崔文昭,顯然是沒有想到這位一向以“知禮”自居,被稱為君子典範的司禮監監正居然被人三言兩語整破防了。 做出“殿前咆哮”這種無禮的舉動。 叮! 屏風後,銅鐘敲響,眾人紛紛停止了議論。 崔文昭此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麵色蒼白的坐回原來的位置。 “君再問,何為……” “陛下,老臣有一言。” 高台上,宦官的話還沒說完,七名大儒身後,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便緩緩走出,拱手開口。 宦官看了他一眼,轉身來到屏風後。 片刻—— “荀聖請言。” 得到允準之後,老者拱了拱手,轉而看向陸致遠,眼中竟閃過一絲歉意。 “餘知鬆硯為大才,然舟行湍流,急轉則覆,鬆硯知否?” “鬆硯”是陸致遠的字,以此稱呼,代表荀載舟對他的尊敬和認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56章判罰第22頁 在場的人或許都沒有聽明白荀載舟這句話,但陸致遠卻是若有所思。 “鬆硯請聽,昔年王城街道,有一車夫名趙二,車載三人,駕車途中突發癲狂之症,於熙攘街道肆意衝撞。” “若鬆硯為處理此事的禁軍統領,該如何決斷?” 荀載舟的話說完,殿中眾人全都皺眉沉思。 有人暗中提議,可以射殺趙二,隻要他死了,沒有鞭策的馬兒很快就會停下來。 但此言一出,立即就有人提出反對。 趙二並無罪責,隻是突然發病,罪不至死,就這般將他射殺了,其家人怎麼辦? 有人再次提議,可以射殺拉車的馬兒,沒了馬,車很快也能停下來。 但這個提議瞬間又被一些通曉禦車之道的人否定了。 急行途中,若是馬兒突然被射殺,馬車必然會傾覆,屆時車上幾人輕則受傷,重則殞命。 “那若是任由其駕車在街道肆意衝撞,街道上那些黎庶也會遭殃啊!”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人忍不住開口。 陸致遠身後,沈文焰滿臉擔憂。 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他不知道自家老師會如何作答。 陸致遠皺眉思索良久,隨後便釋然一笑看向荀載舟。 荀載舟臉上閃過一絲悲痛,鄭重向他行了一個大禮,隨後又轉身朝著高台上的屏風拱手:“陛下恕罪,老臣告辭了。” 望著荀載舟離去的背影,陸致遠緩緩轉過身,看著身後的沈文焰,溫和一笑。 “阿奴,為師要走了。” 沈文焰愕然,有些急切道:“夫子,您能答出來的,您肯定能答出來的!” 被關監察使司監牢的時候,虞皇就曾下過詔命,若是廷前辯學,陸致遠能夠贏得一眾大儒,就可獲得赦免。 前兩個辯題,陸致遠都贏得很輕鬆,眼下這個辯題看似棘手,但他不認為自家夫子答不上來。 陸致遠微微搖頭,將一個字條塞進他的手中。 “等你回到金柳村的時候再看吧。” “為師隱居這些年,寫下半卷感悟,回頭讓啞伯帶你去取。” 囑咐完這些,他便傲然轉過身,看向高台上的屏風微微拱手:“陛下,罪臣輸了。” 此言一出,殿中諸多學子和文武百官竟齊齊的舒了一口氣。 他們還真怕陸致遠將出身文廟的荀載舟都給辯敗了。 若真到了那時,整個大虞文壇估計都會出現大震動,天下士人苦苦追尋的聖賢之道怕是也會遭到衝擊。 而今,陸致遠輸了,這就代表著聖賢之道是對的,他的言論也都成了歪理邪說,為天下人所不齒。 “夫子!” 沈文焰撲了過去,跪倒在地。 陸致遠笑著將其扶起:“莫要悲傷,為師是為了自己心目中的道而死,幸哉。” 說完這話,他便靜靜等待著高台上的宣判。 那宦官從屏風後走出,憐憫的看了陸致遠一眼朗聲道: “詔命,太學院博士陸致遠肆意狂傲,忤逆犯上,理應處以極刑,然其年事已高,於朕又有講學之恩,朕不忍殺之,責令監察使司‘拔其舌,使之不能言;斬其腕,使之不能書’以示懲戒。罰其學子沈文焰與奴仆啞伯,杖二十,禁足家中十年,以儆效尤。” 宦官的話音落下,殿外便直接衝進來十多名黑鱗衛,將二人拉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