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耕駿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故事28岩族,遠境迷蹤,文耕駿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3章:故事28岩族第12頁 回到鱗族海岸基地後,欣砌立即組織了一個跨族聯合研究小組,專門分析從岩漿族遺跡中獲得的信息和設備。這個研究小組不僅包括角族和鱗族的頂尖科學家,還有一些從其他領域趕來的專家學者。 “我們需要驗證這些曆史信息。”欣砌在研究小組的第一次會議上明確了目標,“如果岩漿族真的因為過度開發而導致生態崩潰,那麼這種崩潰應該在地質記錄中留下痕跡。” 鱗族的首席海洋地質學家芷維博士對這個提議非常感興趣。“海洋沉積物是地球曆史最好的記錄者。如果幾千萬年前真的發生了全球性的環境災難,我們一定能在深海沉積層中找到證據。” 芷維博士是鱗族中最權威的地質學專家,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了海洋地質、古氣候學和生物地層學。在鱗族的科學界,他被譽為“海洋記憶的解讀者”,能夠從海底沉積物中重構數百萬年前的環境狀況。 “我們已經在幾個關鍵海域采集了深層鑽芯樣本。”芷維博士指著海圖上的幾個標記點,“這些樣本包含了過去的沉積記錄,如果岩漿族時代真的發生了重大環境變化,一定會在其中顯現。” 阿莫特也提供了重要信息:“在岩漿族遺跡中,我們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生物化石。這些化石顯示當時的海洋生物與現在完全不同,它們似乎都適應了極端的高溫環境。” 欣砌仔細查看了這些化石樣本,發現它們確實與現代海洋生物有很大差異。這些古代生物的外殼更厚,結構更堅固,顯然是為了適應更惡劣的環境條件。 “我們需要進行係統的地質年代測定。”欣砌提出建議,“確定這些化石和岩漿族遺跡的準確年代,然後與地質記錄進行對比。” 角族的年代測定專家庫倫教授承擔了這項任務。他使用了最先進的同位素分析技術,對從遺跡中采集的樣品進行精確測年。 “初步結果顯示,岩漿族遺跡的年代約為3000萬年前。”庫倫教授彙報了第一批測試結果,“這個時間點正好對應著地質曆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期。” 3000萬年前,這個數字讓所有研究人員都感到震驚。這個時間點在地質曆史上確實具有特殊意義,它接近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界線,是地球曆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 “我們需要更詳細的數據。”欣砌決定展開全麵調查,“芷維博士,能否分析那個時期的詳細海洋記錄?” 芷維博士立即著手工作。他的團隊開始分析從世界各地采集的深海沉積鑽芯,重點關注3000萬年前的地質層。這項工作需要極其精密的技術和大量的時間,但對於理解曆史真相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欣砌開始研究從岩漿族遺跡中獲得的便攜式製造設備。這些設備雖然體積不大,但技術含量極高,需要仔細分析才能理解其工作原理。 “這些設備的能量消耗驚人。”角族的能源專家分析後說道,“僅僅製造一塊巴掌大小的防護材料,就需要相當於現代發電站一天的輸出功率。” “能量從哪裡來?”欣砌詢問道。 “這就是最令人困惑的地方。”能源專家指著設備的核心部件,“這些設備似乎能夠直接從地熱中提取能量,而且效率遠超我們的認知。”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岩漿族的技術確實是基於地熱能源的大規模利用。他們不僅開發了高效的地熱提取技術,還建立了地熱網絡,將整個星球的地熱資源連接成一個統一的能源係統。 “這種規模的地熱開發,必然會對地質結構產生巨大影響。”庫倫教授分析道,“如果岩漿族真的建立了全球地熱網絡,那麼地殼穩定性肯定會受到嚴重衝擊。” 正在這時,芷維博士帶來了第一批深海沉積分析結果,而這些結果完全證實了最擔心的猜測。 “數據顯示,3000萬年前確實發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升溫事件。”芷維博士在顯示屏上展示了詳細的溫度曲線,“海洋表麵溫度在短短幾萬年內上升了15度,這種升溫速度在地質曆史上極其罕見。” 15度的升溫,這個數字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要知道,現代全球變暖如果上升2度就已經被認為是災難性的,而岩漿族時代的升溫幅度是現代擔憂的7倍多。 “升溫的原因是什麼?”欣砌急切地詢問。 “沉積記錄顯示,當時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上升,同時海洋中出現了大量的硫化物。”芷維博士繼續分析數據,“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沉積層中發現了大量的火山灰,說明當時全球火山活動異常頻繁。” 這些數據為岩漿族導致生態崩潰的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過度的地熱開發引發了全球性的火山活動,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急劇升溫,海洋酸化嚴重影響了生物生存。 但更令人震驚的發現還在後麵。隨著分析的深入,研究小組發現岩漿族時代的環境變化不僅僅是升溫那麼簡單。 “地磁場數據顯示,當時地球的磁場強度出現了劇烈波動。”鱗族的地球物理學家報告道,“這種波動可能與大規模的地質活動有關。” 地磁場的不穩定會帶來嚴重後果。它不僅影響氣候係統,還會影響生物的導航能力,甚至可能導致大氣層的損失。如果岩漿族的地熱開發真的影響了地磁場,那麼環境災難的規模就遠超想象。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3章:故事28岩族第22頁 “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欣砌決定擴大調查範圍,“不僅要研究海洋記錄,還要調查陸地的地質證據。” 角族的地質調查隊很快在山地地區發現了重要線索。在距離岩漿族遺跡不遠的幾個山穀中,他們發現了大量3000萬年前的火山岩層,這些岩層的厚度和分布範圍都遠超正常的火山活動。 “這些火山岩顯示,當時發生的不是零星的火山爆發,而是全球性的超級火山活動。”地質隊隊長彙報道,“岩層中的礦物成分分析顯示,這些火山的岩漿成分與現代火山完全不同,含有大量人工合成的元素。” 人工合成的元素?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感到困惑。自然界的火山岩漿怎麼會含有人工元素? “除非除非岩漿族的技術直接改變了地殼的化學成分。”庫倫教授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推測,“他們可能不僅僅是提取地熱能源,還在往地殼中注入人工材料。” 這個推測如果屬實,那麼岩漿族技術的影響範圍就遠超所有人的想象。他們不僅改變了地表環境,還改變了地球的內部結構。 為了驗證這個推測,研究小組決定對岩漿族的便攜式製造設備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經過幾天的拆解和研究,他們發現了令人震驚的真相。 “這些設備不僅能製造防護材料,還能製造特殊的催化劑。”角族的化學專家興奮地彙報,“這些催化劑能夠改變岩漿的化學性質,讓普通的岩漿具有特殊的功能。”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岩漿族開發了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岩漿工程學。他們能夠通過向地殼注入特殊催化劑,將普通的岩漿轉化為具有特定功能的“功能岩漿”。這些功能岩漿不僅能提供能源,還能直接製造各種材料。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岩漿族的製造效率如此之高。”欣砌恍然大悟,“他們把整個地殼都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製造工廠。” 但這種技術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大規模的岩漿工程必然會破壞地殼的穩定性,引發全球性的地質災難。當岩漿族的技術達到巔峰時,地球的地質係統已經被嚴重破壞。 “現在我們明白謬族為什麼如此恐懼技術進步了。”阿莫特感慨地說道,“岩漿族的經曆確實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但欣砌並不認為應該因此放棄技術發展。“關鍵不是避免技術進步,而是要找到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岩漿族的錯誤在於過度開發,而不是技術本身。” 模型顯示,岩漿族時代的地球經曆了一係列連鎖災難。首先是過度的地熱開發導致火山活動頻繁,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引發急劇升溫。升溫導致極地冰蓋融化,海平麵上升,海洋環流係統紊亂。 隨著環境惡化加劇,生物大量滅絕,生態係統崩潰,大氣成分發生根本性改變。最終,整個地球的環境係統達到了一個新的、對生命極其不利的平衡狀態。 “在這種環境下,即使是岩漿族這樣的先進文明也無法生存。”模型設計者解釋道,“他們的防護技術雖然先進,但無法應對如此規模的環境崩潰。” 但模型同時也顯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環境崩潰並不是一個線性過程,而是存在多個臨界點。在某些關鍵節點上,微小的改變就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說明什麼?”欣砌詢問道。 “這說明如果岩漿族在某些關鍵時刻做出不同的選擇,災難可能是可以避免的。”科學家回答道,“技術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是可能實現的,關鍵在於把握時機和方式。” 這個發現給了研究小組很大鼓舞。它證明了技術進步與環境保護並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需要智慧和節製。 但就在這時,一個令人擔憂的消息傳來。角族的偵察部隊報告,平原角族和山地角族的其他派係都在積極收集岩漿族技術的信息。顯然,岩漿族遺跡發現的消息已經泄露,各方勢力都想要獲得這些先進技術。 “看來我們的研究時間有限了。”阿莫特擔憂地說道,“一旦其他勢力介入,情況就會變得複雜。” 欣砌點點頭,他知道一場圍繞岩漿族技術的爭奪戰即將開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確保這些強大的技術不被濫用,不重蹈岩漿族的覆轍。 “我們需要加快研究進度,同時做好技術保護工作。”欣砌下達指令,“岩漿族的教訓告訴我們,技術的力量越大,使用時就越需要謹慎。” 研究小組立即投入到更緊張的工作中。他們不僅要儘快掌握岩漿族技術的核心原理,還要設計出安全的應用方案,防止技術被惡意使用。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山地地區,皋井正在與平原角族的使者秘密會麵。岩漿族技術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他們那裡,一個更大的陰謀正在醞釀。 在海岸基地的研究中心裡,欣砌看著滿牆的數據圖表和分析結果,深深感受到了曆史的重量。幾千萬年前的岩漿族用自己的覆滅為後世留下了寶貴教訓,現在輪到現代文明來證明,他們是否有足夠的智慧避免重蹈覆轍。 時間緊迫,危機四伏,但欣砌相信,隻要各族能夠團結合作,理性應用技術,就一定能夠找到技術進步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點。岩漿族的悲劇不會重演,現代文明將走出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