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天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練兵真相,大宋有噴子,長夜天高,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十九章練兵真相第12頁
曹景休看著章曠,人畜無害的微微一笑:“我來上課。”
章曠歪頭看了看曹景休。
曹景休十五天之前入仕,身份是右班殿直,從九品官職,大概是個低級武官,親衛,和狄青之前的官職一樣,隻不過和皇帝更親近。
四天前,曹景休升任正五品殿前都虞候。
十一天升了九階。
正常情況下,趙禎當然不會這麼激進,但是誰讓他被刺殺了?
所以,他激進誰也沒辦法。
而曹景休已經是正五品的殿前都虞候了,要知道這個職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職務在曆史上初創第一任叫做趙匡胤。
而且這個職務還是禁軍第三把手,僅次於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
都指揮使現在是楊景宗,也就是說曹景休現在在皇宮很關鍵的位置上。
他出來上學?
章曠:“你說你來乾嘛?”
曹景休笑著:“上學。”
這曹景休雖然才十五六歲,但說實話已經不是個小孩子了,在家中估計已經開始當家做主了。
沒有絲毫怯場。
章曠:“我是問,你真實目的是什麼。”
曹景休笑容不變:“練兵啊。”
練兵?
按道理說,殿前都虞候的確是有訓練禁軍職責的,練兵,似乎也沒錯。
曹景休在章曠反應過來可能阻止之前,直接一股腦和盤托出:“陛下讓我建立一支軍隊,合可以一戰如禁軍一般,分可以如皇城司一樣暗中行動。”
和曹景休想的不一樣,他以為自己說出來後,章曠會嫌麻煩或者覺得這是秘密,不想聽不敢聽。
實際上章曠認認真真的聽完:“哦?有啥用?”
“事在人為。”曹景休:“我聽人說章夫子善於教學,又和普通夫子不一樣,不知道章夫子對於練兵有沒有什麼見解。”
章曠:“練兵其實是練統。”
曹景休看章曠真有話要說,也是認真的聽了起來。
練兵就是練統?
章曠:“咱大宋的文臣們還有皇帝,對於練兵一竅不通。就聽說練兵兩個字,就以為把兵練好了,就能打勝仗。”
“然而,事實上,練兵是練統。”
這誤會可就大了。
練兵,是一種簡稱。
全稱應該是,統帥練兵才對。
就跟足球青訓一樣。
其實青訓應該是青賽才對,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翻譯成了青訓,於是國內練青訓瘋狂的訓練,反而真正重要的比賽少之又少。
一樣的,本來應該練統的練兵,瘋狂的對著士兵個人練。
大宋的士兵都練到攜帶重物幾十斤的程度了,沒卵用,該打敗仗還是慘敗。
章曠:“練兵有三統,統一意誌,統一身體,統一管理。”
“所謂統一意誌,是要讓士兵明白自己要乾什麼,為什麼要乾這個,如果做不到,會有什麼後果。”
“所謂統一身體,是要讓士兵普遍擁所有需要的戰鬥素養,在真正戰鬥的時候可以任意調配,不會出現紕漏。”
“所謂統一管理,跟分管有關係。自古以來管理者都喜歡把責任分配下去,從校到尉再到行伍。等要用兵時,卻不能把行伍統一為尉,把尉統一成校。”
曹景休是讀過很多兵書的,卻很清楚一點,那就是真正重要的東西,兵書上有時候是不會寫的,或者說有人故意把兵書中最重要的那些東西給抹去了。
而章曠的三個統一,把練兵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給說明白了。
而且,言語和自己從父親爺爺那兒學來的完全不同,甚至更簡練更精準。
窗外,偷聽的狄青:“章夫子,能不能再講細一點。”
章曠:“統一意誌是最重要的,否則,再強大的軍隊在手中,那也是一盤散沙烏合之眾。我們總說,要把所有人擰成一股繩,一起發揮力量,才能發揮出最強的力量。”
“用什麼呢?用一個目標。”
“比如有些將領在攻城之前,會告訴手底下的人,攻破城池之後,三日不封刀,燒殺搶掠,隨便。”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四十九章練兵真相第22頁
“戰爭中是很壓抑的,這樣的承諾一定會激起所有人無儘的欲望,從而發揮出強大的力量,一戰而成。”
章曠喝了一口酸甜可口的醋酸菌水,看著眼前皺起眉頭的曹景休。
“怎麼。”
曹景休:“雖然說我也知道慈不掌兵,但如果每次打仗都以這樣的方法激勵士兵,那養到最後,這群驕兵悍將會把統帥一起吞掉。”
“還有沒有彆的目標。”
章曠:“有,給他們洗腦,讓他們覺得自己為皇帝效力是天大的事情,一旦失敗,必須以死謝罪。時間久了,誰不願意輸,久而久之都變成瘋子了,也就統一意誌了。”
曹景休思索著,最終還是擺了擺頭:“這個也太殘酷了,這樣的軍隊和惡鬼有什麼分彆,真的能冷靜地執行皇城司類似的職責嗎?”
章曠盯著曹景休看,笑了笑。
曹景休這人果然如記載中一樣,但他的所謂品性是有時代局限性的,所以,還有的凝聚意誌的方法,章曠暫時不想給他講。
要看看曹景休是不是自己想要找的那個人再說。
“那先不說統一意誌了,說說彆的吧。”章曠:“大宋文官們都略知一二的基本練兵,你懂吧?”
曹景休點頭。
章曠:“那就來說說統一管理的事兒。”
曹景休伸長了脖子。
章曠:“一般來說,要把權力分散下去,分散到各個基層軍官手裡,然後再逐級收回,才需要統一管理。”
說著,章曠起身:“咱大宋連把權力分散下去都做不到,就不用研究統一管理的事兒了。”
曹景休若有所思,門外狄青探頭:“我有個問題。”
“怎麼才能解決吃空餉的問題。”
曹景休愕然回頭,他沒想到狄青是真敢問啊。
章曠:“簡單,取消普通士兵的終身製,建立軍籍,兩步推進,就可以避免吃空餉。”
吃空餉這個問題,分成兩個部分。
其一是主動吃空餉,其二是被動吃空餉。
主動吃空餉,就是明明隻有四十萬人,冊子上卻寫了八十萬人,多出來的四十萬人就是吃空餉。
但還有另一種吃空餉,明明有四十萬人,但有三十萬是沒有戰鬥力的老弱病殘,隻有十萬人能打仗,多出來的三十萬老弱病殘,就是被動吃空餉。
兩者合一,導致靖康之恥時,八十萬禁軍結果隻有十萬人能戰。
要知道,在大宋的製度下,有禁軍廂軍鄉兵等多種結構。
多的時候,光是某幾個地方的鄉兵,就有幾十萬。
禁軍更是號稱八十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的名頭誰人不知?
實際上,真正能出來打仗的,也就十來萬,而且菜的摳腳。
如果不取消終身製,就解決不了老弱病殘被動吃空餉的問題。
而如果單獨立軍籍,加上沒有終身製,士兵籍貫需要兩次調動,就基本可以解決大規模吃空餉問題。
道理很簡單。
一個人要當兵,需要把當地戶籍取消,然後立軍籍,等他退軍時,需要把籍貫加回去。
這就幾乎沒法吃空餉了。
因為,他取消戶籍和重新加回戶籍時,但凡官吏不是同一個人,那吃空餉就會馬上暴露。
就算是同一個人,也不能吃空餉。
道理也很簡單。
因為,軍人的糧餉其實不算多,雖然對於失去田的農民來說那是天文數字,但對於文官們來說也就是半頓飯的事兒。
所以,吃空餉必須大規模吃才有用。
就算有長期合作的地方官一起吃空餉,那也要大規模添加兵源。
這就會導致在統計上,某個地區的兵特彆多。
這些吃空餉的地方,在記錄上就會非常紮眼。
皇帝都不需要派多少人去查,隻需要百十來人,就能把全國吃空餉查個底朝天。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還是有辦法對付這個對策的。
那就是打仗,強製平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