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6章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對這一次的大規模禦史巡查,非常重視。
一直到了正月初十,督察院上上下下都在忙著這件事情,外出巡查的禦史所呈遞上來的奏疏,走的都是軍情通報途徑。
而京師司禮監派發的訓責,嘉獎旨意,也是陸續出京。
二十餘名主要官員得到朝廷嘉獎,今年剛開年,考成記優,吏部考核記優,剛剛開年,這二十名官員都完成了績效了。
當然,有嘉獎,也就有訓責。
十八名官員得到了訓責的旨意,兩名縣令被嚴肅處理,這個嚴肅處理就是罷官問責,等到屬地事宜結束後,再行懲處。
實際上,這種急迫的情況下,若是做的這不過分的幾乎都不會直接罷官問責的。
因為皇帝陛下親自下旨意訓責,對於官員來說,就已經是很大的懲處了,訓責的旨意既是代表著皇帝他不滿了,這以後是日後嚴懲的前奏,即便你在訓責期間,將功補過,儘職儘責的去辦差,沒有得到後續的嚴懲,但你的仕途就已經戛然而止了。
而那兩名縣令,之所以連元宵十五都沒有扛過去,是因為在他們治理的地方,最為糟糕,凍死的百姓最多,優勝劣汰,這一自然現象,在他們的屬中,表現得淩厲儘致,官府沒有一點作為,衙門門口一條街積雪掃的乾乾淨淨,卻不管治下百姓的死活。
即便禦史到了,也是裝模做樣,跟朝廷玩心眼,不老實,喪失為官信念……
而後,到那裡得禦史,隻給這兩個縣官留了兩日得時間調整,還是沒有作為,便再次上書陳述彈劾。
而後的結局就這麼注定了……
海瑞在這幾日,頻繁入宮,與皇帝商議諸事,而朱翊鈞的精神頭,也都在這上麵……
皇帝重視了,朝中的官員們,也都重視起來……
隨著這一輪禦史巡查結果的公布,得到嘉獎的官員們自是麵上有光,預定了仕途順遂,而後,便更加小心謹慎為官,生怕稍有差池便毀了這來之不易的榮譽。
而那些被訓責的官員,則各個如驚弓之鳥,每日戰戰兢兢,一邊竭儘全力彌補之前的過失,一邊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未知的命運。
在此巡查期間,海瑞再次求見朱翊鈞,這一次,他跟之前一樣,說了一些讓此時的朱翊鈞,也沒有辦法接受的話。
海瑞想著是不僅僅是對這些失職官員的懲處,更多的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防止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民生之困,根源在於吏治。唯有整飭官場風氣,讓各級官員都能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上,方能長治久安。
他提出了兩個方法,第一方麵,加強對官員的廉政考核,將百姓的口碑與官員的升遷直接掛鉤……
這一條,朱翊鈞無法接受,甚至,放在後世也無法接受,這不就是民調嗎,此時自己主宰下的封建王朝發展還沒有走到頂峰呢,便想著直接跨過去,玩下一套,那怎麼可能。
另一方麵,是加大對百姓的投入,要讓戶部專款專用,給百姓謀取真正的福祉……
而這一條,朱翊鈞也沒有辦法答應。
不是不想,而是朝廷根本就做不到。
海瑞隻是看著朝廷這兩年日子好過,地主家有了餘糧,但,若是讓戶部真的拿出一筆數額龐大的銀子放在那裡不用,製度上麵,也做不到。
拆東牆補西牆的事情,這是財政常態,現在的社會製度下,怎麼可能將真的預算做到一整年呢……
朱翊鈞從始至終,都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麵對海瑞的要求,朱翊鈞隻能拖著,但,從未拒絕過……
……………………
元宵節,北京城沉浸在一片熱鬨非凡的氛圍中。
天色漸暗,華燈初上,大街小巷張燈結彩。
五彩斑斕的花燈形態各異,有憨態可掬的玉兔燈,寓意著吉祥如意。有威風凜凜的瑞獸燈,還有精巧細致的宮燈,所有的花燈上麵都描繪著神話傳說與市井百態,引得行人紛紛駐足觀賞。
街頭巷尾掛滿了燈謎,文人雅士、孩童稚子皆圍聚於此,或仰頭思索,或熱烈討論,猜對者便能從攤主手中贏得精美小物件,歡笑聲此起彼伏……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群摩肩接踵。
小販們的叫賣聲交織成一曲熱鬨的市井樂章。
熱氣騰騰的元宵,餡料有芝麻、豆沙、棗泥等,一口咬下,香甜四溢……
孩子們手持糖人兒,造型有孫悟空、豬八戒等,栩栩如生,舍不得下口……這些孩子當然不知道,他們手中的糖人大聖,是朝廷明文禁止的產物。
姑娘們則鐘情於梅花糕,色彩豔麗,點綴著果仁、紅棗,宛如精致的藝術品。
煙火氣在空氣中彌漫,煙花在夜空中綻放,與花燈交相輝映,將北京城裝點得如夢如幻,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歡樂與祥和。
而在主要街道的一個窗台前。
一名身穿華服的少年郎,正倚靠在窗台之上,看著街道上的繁華場景……
這少年郎便是當今的少年天子朱翊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