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薩沃伊宮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0章 薩沃伊宮,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萬曆十二年三月。
西曆1584年。
春寒料峭的氣息尚未完全從英倫三島退去,但位於英格蘭西南海岸的普利茅斯港,卻因為一支來自遙遠東方帝國的龐大船隊的到來,而提前沸騰起來。
曆經近一年的驚濤駭浪、疾病纏身與漫長等待,大明禮部尚書、欽命出使英格蘭正使張四維,終於踏上了這片傳說中的土地。
他乘坐的旗艦在數艘護衛艦船的簇擁下,緩緩駛入普利茅斯港深水錨地。
船首那麵巨大的日月旗,在北大西洋略帶鹹腥的海風中獵獵招展,向岸上翹首以盼的人群宣告著天朝使者的降臨。
港口早已被肅清,並做了精心的布置。
碼頭上,一隊隊身著猩紅製服英格蘭衛兵肅立如林。
在他們前方,站著英格蘭方麵迎接的核心人物,以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陛下特使身份前來的托馬斯·希爾莫爾爵士,以及代表樞密院的重臣威廉·塞西爾勳爵。
兩位重臣皆身著最隆重的天鵝絨禮服,佩戴著象征身份與榮譽的勳章綬帶,神情莊重而充滿期待。
在他們身後,則是普利茅斯當地的官員、貴族以及聞訊趕來的好奇市民,人頭攢動,形成了一道壯觀的迎接人牆。
當大明船隊穩穩停靠,放下沉重的舷梯時,岸上響起了一陣莊重而略顯奇異的樂聲。
這是英格蘭方麵精心準備的迎賓禮樂——由小號、長號、豎笛、魯特琴和定音鼓組成的宮廷樂隊,奏響了代表最高規格歡迎的進行曲。
雄渾的銅管聲與優雅的弦樂交織在一起,在港口上空回蕩,充滿了盎格魯-撒克遜式的隆重與熱情。
樂聲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高聳的福船舷梯頂端。
片刻之後,一位身著大明正一品文官緋紅袍服、頭戴烏紗帽、腰係玉帶的身影,出現在了那裡。
正是大明禮部尚書張四維。
雖然海途勞頓在他臉上刻下了更深的痕跡,鬢角也已染上更多風霜,但此刻他身姿挺拔,神情肅穆而從容。
天朝上國重臣的威儀,在他沉穩的步伐和深邃的目光中展露無遺。
張四維在隨行副使張丁征、護衛武官以及數名身著青色官袍的屬官陪同下,緩緩步下舷梯。
他的腳步落在普利茅斯堅實的土地上,麵容保持著平靜,但心裡麵卻是非常激動的。
終於活著來到這裡了。
托馬斯·希爾莫爾爵士和威廉·塞西爾勳爵立刻迎上前去。
雙方在距離數步之遙處站定。
張四維依照大明禮製,雙手抱拳,行了一個拱手禮,動作流暢,氣度儼然……
與此同時,張丁征身邊一位經過精心培養、通曉拉丁語和英語的青年翻譯官立刻上前一步,用清晰而恭敬的語調,翻譯著張四維所說的話。
“我乃大明禮部尚書張四維,乃大明帝國大皇帝陛下欽命禮部尚書,特奉吾皇旨意,遠渡重洋,前來覲見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陛下,並致以吾皇陛下最誠摯的問候與祝福……願兩國邦交永固,友誼長存……”
托馬斯·希爾莫爾爵士聽罷翻譯,臉上露出熱情而尊敬的笑容。
他右手撫胸,向著張四維深深鞠躬回禮。
威廉·塞西爾勳爵也緊隨其後行禮。
托馬斯·希爾莫爾爵士就是出訪北京城的,他實際上隻比張四維早三個月回到英格蘭。
“尊貴的尚書閣下,托馬斯·希爾莫爾謹代表英格蘭女王陛下,至高無上的伊麗莎白一世,對您及尊貴的大明帝國使團的到來,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最崇高的敬意……”
“女王陛下對您的遠道而來極為重視,已在倫敦翹首以盼多時。您的勇氣與毅力,穿越如此浩瀚凶險的海洋,令我等深感欽佩……”
翻譯官迅速將話語轉述給張四維。
張四維微微頷首,以示感謝。
接著,威廉·塞西爾勳爵也表達了歡迎之意,並開始介紹接下來的安排:“尚書閣下,女王陛下已為您和尊貴的使團在倫敦準備了最舒適的住所……”
“從普利茅斯到倫敦的王家大道也已安排妥當。我們將提供最舒適安全的馬車,沿途會有衛隊護送。預計行程需要數日,女王陛下希望您能稍作休整,以最佳的狀態在倫敦相會。”
翻譯官詳細轉述了行程安排。
張四維對此表示感謝,並表達了儘快覲見女王陛下的意願……
碼頭上,英格蘭衛兵們再次舉戟致敬,樂隊重新奏響了歡快而宏大的樂章。
在無數英格蘭人好奇、驚歎、敬畏的目光注視下,大明禮部尚書張四維,這位來自遙遠東方的緋紅重臣,在托馬斯·希爾莫爾爵士和威廉·塞西爾勳爵的親自陪同下,登上了早已準備好的、裝飾著王家徽章的豪華馬車。
長長的、由英格蘭衛兵護衛的車隊,緩緩駛離了喧囂的普利茅斯港,踏上了通往倫敦的王家大道……
英格蘭方麵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超高規格禮遇。
他們深知這支來自神秘富庶的東方古國的使團意義非凡,不僅關乎貿易前景,更關乎英格蘭在歐洲乃至世界的聲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