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杭州談判 4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5章 杭州談判 4,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聽著這個矮子的話,坐在案子後的張佳胤,人都已經麻了。
這不神經病嗎。
在我這正堂上,你熱血個什麼勁。
你們統一就統一唄,跟我大明何乾,聽這口氣,你還懷疑是我大明朝暗中支持商人,放縱商人,跟你們的敵對勢力做生意啊。
荒謬!
不過,封疆大吏的體麵還是要的。
張佳胤臉上非但沒有怒容,反而浮起一絲若有若無、帶著些許輕蔑的笑意,如同看戲般望著堂下的小西行長。
他端起手邊的青花蓋碗,不疾不徐地用碗蓋撇了撇浮沫,啜飲一口,這才放下茶盞:“我大明朝,乃禮儀之邦,最是喜歡講道理的地方。”
他頓了頓,目光如平靜的湖麵,不起波瀾地掃過小西行長和依舊垂首的島津忠重。
“首先呢,本官得先糾正貴使剛剛言語中,一些不甚妥當之處。”
張佳胤伸出修長的手指,慢條斯理地,一根根屈起,仿佛在數點著對方的謬誤。
“第一……”
張佳胤指尖輕叩案麵:“我大明朝,乃正人君子之國,行事向來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我們若是當真要支持貴國關白殿下口中所謂的‘叛賊’,那絕不會如貴使所臆測那般,偷偷摸摸,行此鬼祟鼠竊之事!要支持,那也是堂堂正正,旌旗蔽日,舟師列陣,讓天下人皆知我天朝之意旨!豈會藏頭露尾,授人以柄……”
這番話,擲地有聲,帶著煌煌天朝不容置疑的自信與氣度。
堂上屬官們腰杆都不自覺挺直了幾分。
“第二,”
“若是我大明朝當真鐵了心,要支持那些你們口中所謂的‘叛賊’……”
說到此處,他微微前傾,目光牢牢鎖住小西行長,一字一句,清晰無比:“那貴國的這場戰事,絕不會像如今這般‘打下去’。到時候,誰成了叛賊,那就不一定了。”
這話說得輕描淡寫,直接點破了小西行長先前威脅的虛妄根基……
大明若真想乾預,你們根本贏不了。
當然,這個時候張佳胤說的事情,此時得大明朝確實能做到。
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讓代理人戰勝豐臣秀吉,但他想統一倭國,也不會那麼容易。
不過從理性方麵考慮,這個對於大明朝來說,實在算不上一個能做的買賣,在之前朝鮮國王李昖入朝的時候,朝廷就派人前去探查一二,豐臣秀吉大勢已成,支援出去的武器,糧食,有極大的可能,收不回來利益……
在衡量之後,怎麼算,都不如投入到朝鮮來。
最起碼,朝鮮能還。
小西行長在聽到這個時候,臉上終於出現了一絲極其細微的波動。
商人出身,他最懂得計算實力對比。
張佳胤這句話,不是威脅,而是陳述事實……
張佳胤仿佛沒看到對方瞬間的僵硬,繼續說道:“第三,貴使口口聲聲‘天皇陛下’……”
他搖了搖頭,語氣帶著一種近乎憐憫的糾正:“此稱謂,在我大明是不認得的。我朝史冊典籍,隻認得光武皇帝當年賜予爾等先祖的印綬——‘漢倭奴國王印’!爾等藩屬之君,稱‘王’乃合禮製,稱‘皇’……僭越了。”
這輕飄飄的一句“僭越了”,直接抽打在所謂“天皇”的神聖性上……
“而這第四嘛……”
“算是本官對你們的一句奉勸。我大明朝,曆經風浪無數,從來不怕威脅!貴使適才所言,什麼‘波濤染血色’,在本官聽來,就像是一場笑話,不過……”
“此言此行,已非尋常交涉之道,實乃對我天朝之嚴重挑釁,極有可能,讓我朝君臣重新審視、並認真‘衡量’,對於貴國這場所謂的內戰,我大明是否應秉持先前之中立,亦或……另做他圖?”
最後的奉勸,比小西行長威脅直白百倍……
意思再明白不過,你再敢當著本官的麵胡咧咧,我就敢跑到天子麵前加油添醋的胡咧咧,大明就可能真的去支持你的敵人……即便要賠本……
小西行長站在那裡,寬大的吳服袖子下,指節已然捏得發白。
張佳胤這連番敲打,條理清晰,步步緊逼,但商人出身的小西行長,骨子裡流淌的就是審時度勢、權衡利弊的血液。
他太清楚豐臣秀吉看似烈火烹油的統一大業背後,根基遠未穩固。
薩摩的島津、四國的長宗部、還有那些散落各方的殘餘勢力,都像潛伏的毒蛇。
大明這個龐然大物,哪怕隻是稍微傾斜一點態度,甚至隻是默許對島津等勢力的更大規模援助,就足以讓這場統一戰爭變得無比漫長。
他剛才的威脅,本質上是想利用大明可能不願卷入麻煩的心理進行極限施壓,賭對方會為了息事寧人而讓步。
但張佳胤的強硬反擊,明確無誤地告訴他:大明不怕麻煩,甚至有能力製造更大的麻煩!
賭桌被掀了,他手裡的牌瞬間變得一文不值。
隻片刻間,他臉上那種刻意營造的沉穩和隱含的鋒芒,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謙卑的、帶著商人特有圓滑的柔和笑容。
他臉上的肌肉似乎都放鬆下來,眼角甚至擠出幾條表示誠懇的細紋。“哎呀!張大人,誤會!天大的誤會啊!”
“方才言語失當,心急如焚之下,措辭過於激烈,絕非存心威脅煌煌天朝,張大人您海涵,您千萬海涵……”
說著,他看到張佳胤閉上了眼睛,當下心裡麵著急,語速也加快了許多,解釋的內容也更加詳細了:“我啊,隻是眼見國內叛逆,仰賴外援,負隅頑抗,致使戰火延綿,百姓流離失所,心中實在焦灼萬分,關白殿下夙興夜寐,所求者不過早日廓清寰宇,使海道安寧,也好與大明重開勘合,暢通貿易,共享太平啊!一時情急,口不擇言,萬望大人體恤下情,莫要介懷……”
這個時候的小西行長絕口不提張佳胤指出的那四點“錯誤”……特彆是名分這個事情上……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