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金鑾獻策,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長風邁進乾清宮時,銅鶴香爐吐著的龍涎香霧正漫過蟠龍柱。他瞥見公公王德化跪在丹墀下,腦門在金磚上磕得砰砰響。
"皇爺明鑒!那喜峰口城頭血戰三天三夜,李大人在箭雨中往來衝殺,老奴親眼見他手刃二十三個白甲兵......"
崇禎扶著龍椅的手指節發白。李長風注意到皇帝龍袍下擺沾著墨漬,案頭堆著的塘報足足有三尺
"李長風。"年輕皇帝的聲音像繃緊的弓弦。
"末將在。"
"抬起頭來。"
李長風抬眼瞬間,正對上崇禎布滿血絲的眼睛。這雙眼睛讓他想起草原上被狼群圍困的孤鹿——驚惶又凶狠。
"聽說你給朕帶了份大禮?"
李長風口稱萬歲,轉身擊掌三聲。四個錦衣衛抬著兩口樟木箱進來,掀蓋刹那,腥氣衝得文官們以袖掩鼻。二百多顆建奴首級整整齊齊碼成金字塔,最頂上那顆鑲著金牙,正是阿敏帳下猛將額爾古。
這些都是在喜峰口砍下來的!
兵部尚書王洽突然痛哭流涕:"自廣寧之敗,臣未嘗見如此多虜首!李遵祖老將軍戰死沙場,李家忠勇可鑒啊!"老尚書這一哭,倒像是給死氣沉沉的朝堂捅了個窟窿,武將們紛紛挺直腰板,言官們袖中的劾章也悄悄往深處塞了塞。
崇禎扶著龍椅站起來,手上的扳指刮在楠木扶手上發出刺耳聲響:"朕問你,你是怎麼打贏的?為何我其他的大明王師屢戰屢敗?"
李長風趴伏在地:“末將乃一介武夫,不敢議論此等軍國大事!”
“我要你說!說的好了,朕有賞,說的不好,亦無罪!”
“陛下聖明。臣之所以能取勝,一是情報為先。開戰之前,臣必多方探查敵軍人數、裝備、糧草囤積之地、進軍路線等諸多關鍵情報,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二是訓練有素。臣父平日裡對將士嚴格訓練,無論是步卒的陣列配合,還是騎兵的衝鋒技巧,或是弓弩手的精準射擊,皆不敢懈怠。如此在戰場上,將士們方能各司其職,發揮出應有的戰力。
三則是戰術運用得當。會依據戰場的地形地勢來排兵布陣。若是在山川之地,便會利用高地設伏、山穀要道設卡;若是在平原,就會考慮以騎兵衝擊敵軍側翼,步卒穩住陣腳。
而其他王師或有不足。有的可能是對敵軍了解不夠,倉促應戰;有的軍隊訓練不足,軍心渙散,作戰之時自然難以發揮全力;再者戰術指揮失當,如盲目進攻或不知利用地形,致使軍隊暴露於敵軍優勢之下,故而屢戰屢敗。”
崇禎仔細回味著李長風的回答,接著又問:“為何這次建奴扣邊如此迅猛?幾天就打到了京師?”
"回陛下,朝廷忽視了三個方麵的問題。"李長風聲音清朗,"其一,九邊重鎮各自為戰,隻重視修築寧錦防線。而忽視了薊州城的修建,導致敵人繞道長城,薊州不能守;其二,軍心渙散,軍餉過手十八道,到士卒手中十不存一。這次勤王的部隊大部分都欠餉半年以上,軍丁不肯賣命,軍心不足以用;其三,夜不收刺探不力,建奴在草原走了一個月我們都不知道,末將在喜峰口都是倉促應戰,幾乎沒有準備,過遵化後,虜騎過薊州才知敵情。"
袁崇煥在武官隊列中猛然抬頭,蟒袍下的拳頭攥得咯咯響。這些日子他聽得最多的便是"五年平遼"的譏諷,卻不料被個邊關小將說破關竅。
"若卿為督師,當如何?"崇禎前傾身子,護甲在龍案劃出三道白痕。
"精簡衛所,練新軍三萬為機動;各鎮設飛騎傳驛,遇警晝舉煙夜舉火;江南糧食漕運改走海運,月省腳費七百萬兩,省下的錢大力發展火器;另請陛下赦免西苑待罪的孫元化等火器匠人......建奴最怕的就是火器"
"夠了!"崇禎突然暴喝,嚇得王公公一哆嗦。年輕的皇帝卻大笑起來,笑著笑著嗆出眼淚:"好!好個海運省費!好個赦免匠人!王承恩,取朕的龍泉劍來!"
王承恩心中一驚,額頭上瞬間沁出細密的汗珠,忙不迭地應了一聲“遵旨”,便小步疾跑著去取劍。不多時,那寒光凜凜的龍泉劍便被呈到崇禎麵前。
崇禎緩緩抽出寶劍,劍身劃過劍鞘,發出一陣令人心悸的錚鳴。他舉劍凝視,那冰冷的劍刃仿佛映出了朝堂之上群臣的嘴臉,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卻隻為一己私利的虛偽之徒,那些對他的新政陽奉陰違的老臣們。
“朕自登基以來,宵衣旰食,一心想要中興大明,力挽狂瀾。可那些臣子們呢?”崇禎咬著牙,眼中滿是憤怒與不甘,“海運省費,乃是利國利民之舉,他們卻百般阻撓,隻為保住那幾家與漕運勾結的商號的利益。赦免匠人,本是彰顯我大明仁德,他們卻以祖宗舊製為由,橫加指責!”
王承恩垂首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他知道皇上心中的憋屈,這大明的江山看似穩固,實則早已千瘡百孔,內有閹黨餘孽作祟,外有後金虎視眈眈,而朝堂之上的臣子們卻隻顧著爭權奪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