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風雪彆離,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禎三年嘉獎敕諭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臨禦天下,兢兢業業,誌在保國安民。今有錦衣衛千總李長風,於崇禎二年建奴犯京之役,厥功至偉。彼時建奴猖獗,犯我京畿,兵鋒甚銳,勢若狂潮。

李長風身先士卒,率部力拒建奴,數退其洶洶攻勢。激戰之中,令敵酋皇太極、濟爾哈朗皆負創,阿敏授首。此役斃敵五千有餘,斬獲首級千數,京師賴以保全,實乃我朝之柱石。

朕心甚悅,特加恩賞。封李長風為世襲寧遠伯,實授海南遊擊將軍,官居正三品。賜兵器盔甲五百副,賞銀一萬兩。

其二弟李長林,授瓊州衛指揮僉事;三弟李長火,授儋州衛指揮僉事;四弟李長山,授崖州衛指揮僉事。皆世襲正四品武職,以彰一門忠勇。

孫元化雖曾有過,然此次戴罪立功,授瓊州知府,望其勤勉任事,以贖前愆。

銃兵趙小六,陣前奮勇,擊斃敵首,封男爵,以勵其勇。其餘兵士,按軍功封賞。

山海關總兵趙率教之女趙清漪,經查乃光廟潛邸時送出之宗室女,今複我朝國姓,封永安公主。朕意將其賜婚於寧遠伯李長風,二人締結姻親,共襄國祚。

諸卿受此恩賞,當銘記朕意,矢誌報國,勿負朕望。欽此!

爾等還不速速謝恩!

朝臣們的抽氣聲中,王公公親自捧來金盤。盤上不是官印,而是鎏金婚書:"陛下特旨,將永安公主朱清漪賜婚寧遠伯!"

李長風猛然抬頭,看見趙清漪——不,朱清漪從屏風後轉出。她頭戴九翟冠,霞帔上金線繡的不是鸞鳳,而是五爪金龍。當她的手搭上李長風掌心時,冰涼如雪的指尖在顫抖。

李長風站在紫禁城的殿前,手中捧著那封賜婚的聖旨,指尖微微顫抖。他的耳邊回蕩著王德化那帶著幾分譏諷的聲音:“李長風,皇上賜婚的可不是烏蘭格格,而是朱清漪公主。烏蘭是蒙古人,咱大明的皇帝可管不著蒙古人,沒法賜婚。這一萬兩銀子,給你賜婚個公主,你可是賺大發了!”

李長風的腦袋嗡嗡作響,仿佛被一記重錘狠狠砸中。他的眼前一片模糊,手中的聖旨仿佛有千斤重,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的嘴唇微微顫抖,喃喃自語:“烏蘭……烏蘭……”

王德化見他這副模樣,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李長風,你可彆不識抬舉。這賜婚的旨意,你們李家敢不領?抗旨可是全家掉腦袋的大罪!”

李長風的心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狠狠攥住,疼得幾乎要裂開。他的腦海中浮現出烏蘭的身影,她的笑容,她的溫柔,她的眼淚……一切仿佛就在昨日,卻又遙遠得像是隔了一世。

他渾渾噩噩地走出紫禁城,腳步踉蹌,仿佛一具行屍走肉。風雪撲麵而來,他卻感覺不到一絲寒冷。他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找到烏蘭,告訴她這一切都不是真的。

然而,當他回到李府時,烏蘭的房間已經空了。她的衣物、首飾,甚至連她常用的那把梳子都不見了蹤影。隻有一隻翡翠鐲子和一封書信,靜靜地放在桌上。

李長風的手顫抖著拿起那封信,信封上寫著“巴圖親啟”。他拆開信,烏蘭的字跡映入眼簾:

“長風:

我走了。

我知道,你一定會來找我,但我不能再留在這裡了。皇上賜婚的旨意,我已經聽說了。你是大明的將軍,我是蒙古的格格,我們之間的緣分,終究敵不過這天下的紛爭。

那隻翡翠鐲子,是你母親留給未來兒媳婦的。如今,我把它留給你,你把它交給朱清漪。

長風,不要找我。你要好好活下去,娶了公主,過你該過的生活。我會帶著我們的孩子,遠遠地離開這裡,去一個沒有人認識我們的地方。

願你此生安好,願我們來世再續前緣。

——烏蘭”

李長風的眼淚無聲地滑落,滴在信紙上,暈開了墨跡。他的手指緊緊攥住那隻翡翠鐲子,仿佛要將它捏碎。他的心中湧起一股無法抑製的悲痛,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崩塌。

“烏蘭……烏蘭……”他低聲呼喚著她的名字,聲音沙啞而破碎。他衝出李府,發瘋一樣在城中四處尋找,呼喊著她的名字。然而,回應他的隻有呼嘯的風雪和空蕩蕩的北京城。

他找遍了東南西北,問遍了每一個可能見過她的人,卻始終沒有找到烏蘭的蹤跡。她就像一陣風,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這片茫茫的雪原中。

幾天後,李長風奉旨與朱清漪公主成婚。婚禮在李府內舉行,場麵盛大而隆重。李長風穿著一身華麗的婚服,臉上卻沒有一絲喜色。他的目光空洞,仿佛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朱清漪公主坐在花轎中,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她知道,這場婚姻不過是政治聯姻,但她依舊保持著公主的端莊與優雅。

婚禮進行到一半時,李長風忽然感覺到一道熟悉的目光。他猛地抬起頭,望向人群的角落。那裡,一個身穿灰色鬥篷的女子正靜靜地站在那裡,她的臉上蒙著麵紗,隻露出一雙含淚的眼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