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獵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土匪從何而來,他是奸細,藏寶獵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對這兒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明朝末年的那場戰爭。

想當年,闖王意氣風發,率領他的大順鐵騎,奪關拔寨,強渡黃河天險,一路北上,最終完成了戰略目標,實現了對京城的包圍。一場生死較量,在所難免。

為了躲避戰亂,城裡的一些有錢人和郊外的一些百姓,紛紛逃離家園。

當時南部地區已遭遇多年戰火,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倒是北部山區,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避免了戰火的波及。相比於戰火不斷的南方,民眾的生活幸福感,反而優於南方經濟發達地區。因此,它成為了戰時人們最理想的避難所。

一些達官貴人,包括平民百姓,紛紛拖家帶口,就近鑽入了北部大山。

李自成和多爾袞山海關大戰後,闖王戰敗,被迫撤出北京。這時政治前景不再撲朔迷離,而是日漸明朗,這個北方新興的部落,取代大明國己是誰都阻止不了的了。

隻是在這一帶進行的三方會戰,破壞力驚人,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京都,再到鄉村,到處是殘垣斷壁。百業凋零,民不聊生。

而從不被看好的北部山區,主要是青龍山一帶,原本是人煙稀少,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卻因為大量難民的湧入,一夜之間,變得熱鬨起來。

一些地理條件好的地方,由於接納了過多的外來人口,已人滿為患,開始拒絕新移民的進入。

迫使這些外來人口向更偏僻的地方遷移。

這些難民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富裕家庭,他們從原居地帶來了大量資金,對活躍當地經濟,做了巨大貢獻。

而那些逃難來的平民,沒有多少財富可以帶,但他們有勤勞的雙手,為了生存,便四處開荒。一處處亙古荒野,被他們開發出來,變成了田園。

貧民對山區的開發,同樣功不可沒。

但這種繁榮,注定是曇花一現,沒有可持續性。

隨著戰爭的結束,一些頂級富人,他們中不乏明宗室顯貴,躲避戰爭的目的已經達到,要他們在這窮山溝待下去是不可能的。

他們是第一批撤走的人。

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所持有的資金,在移民中所占的比重很大。隨著他們的撤離,大量資金開始向山外回流。山裡的經濟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虛假繁榮後,又恢複了他本來的麵目,重回蕭條之中。

許多人想跟風重回故裡,但許多人的家產田園,已毀於戰火。如果回去,一切還要重新開始,許多人的財力不支持。並且拖兒帶女的,搬家極其不易,因此大部分人選擇留了下來。

留下來的這些人,身份也很快發生了轉變。

比如一些拔尖的大戶人家,剛來時憑借著從家裡帶來的財富,日子還過得去。但時間長了,坐吃山空,再多的財富也有損耗一儘的時候。到這些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已基本淪為貧民了。

由於都是山地,丘陵,土地相當貧瘠,根本不長東西,種的麥稞還沒人的胡子長,很難養活這麼多的人口。為了活命,山民們便想起了一種最有效的生存方式,那便是組團到山上,乾土匪。

然後成群結隊地去搶官家糧倉,搶大戶的金銀,乾起了不勞而獲的勾當。

官府們對這種現象也沒辦法。這些人,本身並不是惡人,隻是不這樣乾,就沒有了活路。

你打他們吧,他們本身就是一幫烏合之眾,不抗揍。你打,他就跑,滿山溝裡跑的那種。都是本地人,熟悉地形,滿山給你兜圈子。

實在沒地方跑了,得,散夥,化整為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又都成了良民百姓。

一時間山上又風平浪靜,見不到一個土匪的影子了。

然而官兵一走,又舊病複發,重新上山。如此反複,拖都能把你拖死。

官府們習慣了土匪這些事,也就對這一片山區死了心,見怪不怪了。平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你不做太出格的事,愛咋地咋地,官家也懶得管了。

反正這些山匪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沒有任何政治野心,造反也就是為了填飽肚子。比起南方的三藩,鄭芝龍之流,這些百姓不但不具有任何威脅,反而是大大的良民了。

所以康熙一向認為這兒是安全的,對外總是宣稱這兒是模範地區。

說白了,就是不想在這塊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用兵,不願在這兒耗費國家的錢財,不願士兵在這兒做無謂的犧牲。

好鋼用在刀刃上,朝廷需要花銀子的地方太多了。隻要這個地方不出大的亂子,官家就心滿意足了。

這次康熙北巡,除了搭救宋海,活擒張凡,便有威懾這些土匪的意思。

雖然土匪多如牛毛,但除了雙羊山上的張凡實力大之外,其餘的康熙正眼都不瞧他們一眼。

而張凡,因為涉嫌和萬忠是一夥的,注定他不會有好下場。康熙親自出馬,可見他抓捕張凡的決心之大。

誰料還沒對張凡動手,便出現了這一檔子事,所有的計劃,都被迫停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他是奸細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他是奸細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