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煙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2章 背後有高人,尋幽探異實錄,遍地煙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鼎羽挑了挑眉毛:“你說呢?”
羅莉搖搖頭不再言語,小七也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能說出“你敢讓她一時不痛快,她就讓你一輩子不痛快”這種話。不用講出來兩人也知道,老佛爺這麼做絕對是想打開“潘多拉魔盒”,
鼎羽見兩人悶悶不樂,給了一人一個腦瓜崩:
“想哪兒去了?”
“甭管老佛爺想乾啥,反正最後到死都沒乾成。”
“剛才我就在想,也許她乾成了,咱們天朝也許會不像現在這樣積弱百年,被西方卡脖子這麼多年,直到現在才有點奮起直追的意思。”
“行了,彆琢磨了。”
“這次下天柱山副本雖然沒有找到‘長生珠’,但是鼎侍衛留下來的記錄讓殘缺的‘拚圖’又出現了幾塊關鍵性的碎片。”
“我有種感覺,追尋了這麼久,咱們馬上就要知道真相。”
“接下來的任務也許會更複雜。”
“羅莉這段時間忙壞了,又要幫助蔣大少開發‘生物芯片’,又要做信息支援。”
“人皮紋身現在已經有了原始版,破解工作可以停下來。”
“交代你點輕鬆能夠完成的任務。”
羅莉揉著腦門咬牙切齒的的問道:
“什麼任務?”
鼎羽把一直叼在嘴裡的煙點上,吐了個煙圈道:
“那個狗日的英軍司令不是說十年前廈門藏匿的‘珍寶 ’被運走一批麼?按照當時的年份來計算,應該是1892年前後,正負兩年。”
“查查到底是哪條船運走的,軍艦失蹤一般都會有記錄。”
“能不能找到被運走的銅首,就看你的調查結果了。”
羅莉跟踩了尾巴的小貓一樣跳起來,就差撲上去咬鼎羽一口。
“這叫輕鬆地任務?”
“沒名沒姓沒有準確時間。”
“一百多年前失蹤的軍艦,還得是1888年到1894年之間從廈門出海,沒有抵達英國的失蹤的。”
“你知道那時候東南亞的海域有多亂麼?”
“彆說一條船,一個艦隊失蹤了都不奇怪。”
鼎羽嘴角上翹笑嗬嗬的起身:
“我相信你!加油!”
小七連忙拉住站起來的鼎羽問道:“羅莉有任務了,我乾啥?”
鼎羽揉了揉她毛乎乎的腦袋:“繼續去玩你的機器。”
“想辦法把我們可能用到的裝備升級一下。”
“其餘的事情,等胖子和李隊回來再做安排。”
“……”
回到自己房間。
鼎羽躺在床上,神色凝重的在手機上翻看著鼎侍衛的記錄。
剛才他嘴上說的輕鬆,沒給兩個小姑奶奶太大的壓力。實際上自己心裡清楚,鼎侍衛的第四份記錄留下的疑點太多了。
從各種上古遺跡、上古黑科技開始,直到老佛爺想要“破釜沉舟”,鼎侍衛最終選擇隱居給後人留下謎題。跨越上萬年的曆史中間隱隱約約有一條線貫穿其中。
放下手機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將自己沉浸在“意識空間”中。
無論過去多久,這裡永遠是自己離開時的樣子。
端起上次進來沒喝完的咖啡,“感覺”著咖啡杯的熱度,鼎羽突然有些迷茫。
自己這個古怪的“意識空間”是怎麼來的?
是因為從小帶著“玉紐”的原因嗎?
帶著“長生珠”的團隊成員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意識空間”說明什麼?自己和胖子的空間與他們幾人不同又說明什麼?
長生函、玉紐、長生珠這三樣東西,分開來能夠產生的“作用”也就那樣。
如果合在一起呢?會不會有其他的“作用”?
有沒有可能是從上古傳承下來的“黑科技”最終落在了元朝某個帝王的手中,死後帶入了陵墓。
低頭看著自己胸前的掛墜。
這東西除了從小戴在身上,讓人發生一些“奇怪”的改變,也許還隱藏著更離譜的“功能”?讓團隊成員發生“變異”隻是副作用?
按照老佛爺的行為來看,這些東西就算找齊了落在她手裡,會得癌症還是會自燃都不好說。她火急火燎的命令鼎侍衛找來做什麼用?
想到這裡鼎羽一抬手,眼前出現了一個根據自己記憶數據生成的“長生函”。
拿起這個東西,在手裡擺弄著。
上麵的銘文和圖形刻痕清晰可見,連自己小時候跟胖子兩人砸開盒子留下的印記都完整的保留下來。
“陽者盛,興;陰者噬,亡;陽者炙,終;陰者異,更。”
鼎羽嘴裡念叨著正反兩麵的兩句銘文。
沉默了一會又加上了一句:“長生之門,死亡之門,靈蛇開啟真實之眼,或生或滅,不生不滅。”
三句話顛過來倒過去的默念了好幾次。
“嗯?”
當手指摩挲到盒子邊緣花邊一樣的無法破解的“八思巴文”,鼎羽全身猛地一震。
“老佛爺的最後補充的那句話會不會是這些‘八思巴文’的翻譯?”
揉了揉太陽穴,集中精力讓腦子越轉越快。
如果是這樣,在背後指點老佛爺的人一定精通“八思巴文”。
知道十二生肖銅首與永樂大典之間的關係,知道長生函出自蒙古王墓,知道墓裡那個什麼“萬龍青桐敦”,還有可能知道這些東西的“使用方法”。
最關鍵的是這個人還能跟老佛爺直接說上話。
有什麼人在清末那個時期還能知道前前朝、前朝、本朝這些隱秘的事情?
鼎羽眼睛一亮,眼前憑空出現一張複雜的思維導圖。
幾條虛線從這張思維導圖中蔓延出來。
海晏堂大水法——十二生肖水法獸——永樂大典殘卷——長生珠——五達色貢品
乾隆爺下旨——重造水法獸銅首——奇異的效果——命名大水法
老佛爺得到長生函——鼎侍衛徹查——追回銅首——追回永樂大典——銘文+八思巴文翻譯
隨著一條條的虛線不斷地蔓延,鼎羽隱約看到這些脈絡背後似乎有個模糊的人影。
假設所有看似“巧合”的事情,都是有人在背後刻意推動。
那麼整個過程中有些“違和”的地方就能說得通了。
從乾隆到到慈禧,從後金到大清滅亡,幾百年時間這得需要多少代人的傳承不斷,才能完成這樣的布局?
誰能夠做到?
喜歡尋幽探異實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尋幽探異實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