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下一步怎麼乾,消失的三米!
一條閒木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0章 下一步怎麼乾,消失的三米!,神探係統?簽到案件現場就變強,一條閒木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很多人印象中,商務區往往是城市的繁華中心。 畢竟地處城市黃金地段,高樓林立不說,還聚集了商場、百貨、寫字樓、醫院等各類設施。 如此密集的配置,想要不繁華都不現實。 然而,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在這片熱鬨的商務區內,仍有部分大樓年久失修,亟待翻新。 還有少量的私人建築…… 此時,林逸與趙宏遠正站在某片私人樓群之外。 半小時前。 經過囯安特勤人員的排查,並結合林逸所提供的線索。 最終將重點範圍,鎖定在了這片私宅樓區。 此外,通過對一輛疑似作案用車的行蹤追查! 再配合調取視頻、實地走訪,最後確認嫌疑地點,正是眼前這片區域。 整體位置,也基本與林逸先前的推測一致。 “真是這裡?” 趙宏遠皺著眉,顯然不願相信凶手會藏身繁華區域。 “有什麼不可能?” 林逸語氣平靜,“人在熟悉環境中更容易做出決策,罪犯同樣也不例外。” “哈?” 趙宏遠盯著林逸,聽得一頭霧水,像是聽什麼高深理論似的,“你說,罪犯也會被生活環境影響?” “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時代也在變。” 林逸有些無奈地看著這位老哥,“傳統的刑偵手法,也在隨時代演進啊。” “比如常見的一類命案嫌疑人,殺了人不會把屍體藏在家附近,也不放在身邊,更不太可能留在現場。” “他們會專門找一個相對遙遠的地方拋屍,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反應。” “他們覺得屍體離自己越近,就代表威脅越大。” “而屍體距離越遠,他們的緊張感反而就越小,這些都屬於基本的犯罪心理常識。” “還有一類人,偏偏喜歡反其道而行之,殺人之後偏要把屍體留在自己可控範圍內。” “甚至還會在人流密集,高度活躍的商業地帶實施犯罪,這種類型的行為模式,往往帶有強烈的情緒滿足。” “我們通常會將這種案件,統稱為變態式犯罪。” 趙宏遠聽得有點迷茫,“可你剛剛講的例子,怎麼就跟生活地點扯上關係了呢?” 林逸緩緩解釋道:“這涉及到一門專門學科,犯罪地理學!” 趙宏遠依舊一臉懵逼,“啥玩意兒?犯罪地理學?” 他隻知道,犯罪心理學這麼個名詞。 現在又冒出什麼地理學,是咋回事啊? 該不會是在忽悠人吧? “沒文化真可怕!” 林逸瞪了他一眼,嘴角帶著點笑,“我已經說了,這是犯罪學中的一個分支。” “它結合了地理、氣候、環境、生態等多個維度的分析方式,用以研究和預測罪犯的行為軌跡與作案規律。” “利用地理位置、活動路徑、行為分布等情況,就可以精準定位犯罪嫌疑人,所居住的大致範圍。” 聽懵了,趙宏遠嚴肅地點了點頭。 嘴上表示明白了,心裡實則一頭霧水。 你到底說啥,我一句也沒整懂。 我平常連犯罪心理學,都沒完全理解。 你突然給我上犯罪地理學,這真的合適嗎? 林逸盯著趙宏遠的神情,頓時對對牛彈琴這個詞,又多了一層理解。 “你這個眼神,好像彆有意味啊。” 趙宏遠一臉警惕地看著小老弟,“能不能彆淨講我沒聽過的詞,你就直接說下一步怎麼乾吧?” 反正隻要動起來就有他在,問題總歸會解決。 林逸歎了口氣,笑著指了指前方那幾棟樓,“去找一找哪一棟沒有監控裝置,或者已有的監控失效了。” “同時又適合車輛通行進出,外部人員不能隨意進入的地方。” “尤其是要注意,那些白麵包車常停放的具體樓內部!” 所有三組特勤隊員立即行動,開始對五座私人住宅樓,進行逐一排查。 趙宏遠仍有所疑惑,“我還是不懂,為什麼你要認為凶手,會選擇就在作案地附近的地點藏匿?” “目擊者口供顯示,兩個月前的一個晚上,一名青年在這裡被人劫持。” 林逸一邊分析,一邊說道:“這說明,這一帶已經是這些人比較熟悉的區域。” “人在陌生環境下會有天然警惕感,那種不安感讓他們很難輕易選擇作為作案地點。” “而從犯罪地理學角度來說,罪犯一般傾向在他們自認為,最安全的住所半徑範圍內行事。” “這樣能最大程度減少,被抓的可能性。” 說著,林逸取出手機,打開寫字板功能。 快速繪製出一張簡單圖示,畫中是個圓圈中央有一點。 趙宏遠看了之後,表情略顯複雜,這形狀讓他腦補出不少畫麵。 “請關閉大腦中不必要的想象,咱是正經辦案。” 看到趙宏遠的表情變化,林逸輕哼道,“我這可是專業分析圖哦。” “好好好!” 趙宏遠趕緊點頭附和,笑容燦爛。 小老弟說是專業的,那就專業好了。 “這個點就是當時,犯罪的大概位置。” 林逸用筆尖輕輕點了點,屏幕上的坐標,“外麵的圓形範圍,則表示的是該事件的發生區間。” “研究表明,大約87%的案件裡,犯罪者的落腳點和作案範圍,不會超過其住所或主要活動範圍,一公裡的輻射半徑。” “這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人類思維中的安全邊界意識。” 趙宏遠順口追問,“那剩下的13%呢?” 林逸說道,“不是變態,就是瘋子,再不然純粹是腦子有問題的人。” “你憑什麼確定這次案子,凶手是正常人乾的?” 這次的問題,讓趙宏遠自覺得像個邏輯高手。 “很簡單啊,” 林逸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因為已經知道這不是一個人犯案,而是一夥人吧?” 趙宏遠點了點頭,“嗯!” 林逸繼續說道,“你想想,幾個人都是瘋子、變態的概率有多低?” 趙宏遠默默咬牙,還真想不出來答案。 “所以……” 林逸用看呆瓜一樣的眼神,看向趙宏遠,“你會願意跟一個變態,一起乾活嗎?” 趙宏遠瞬間啞火。 對啊! 既然是團夥作案,那就不可能全是神經病,也不可能誰都有嚴重心理障礙。 這就意味著,他們的行為是有一定理性可循的! 趙宏遠重新看向,林逸手機上的那張簡圖,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這群人就在我們眼下,排查的範圍內! “報告,五棟大樓已全部搜查完畢。” 一名特勤隊員,站在林逸和趙宏遠麵前,“其中四棟是外租公寓,樓內監控設備運行正常,無任何異常。” “唯一一棟私人住宅樓,目前正處於裝修階段,暫未發現可疑之處。” 沒有異常,難道推斷出現了偏差? 林逸挑了下眉毛,國安特勤隊員的能力毋庸置疑。 連他們都沒查出問題,那就說明這五棟大樓,從表麵來看確實沒問題。 可如果不是這裡,那又該去哪裡找? “人無完人,馬有失蹄。” 趙宏遠笑眯眯地望著林逸,“地下的那座囚牢,可能並不在這裡。” 嘖,總算讓這小子也出錯一次。 要你總是算無遺策,讓我們這些普通隊員還怎麼活? 老哥你現在這個表情,是在幸災樂禍吧? 林逸斜著眼打量趙宏遠,正打算調侃他幾句。 忽然,林逸像是想起了什麼,“那輛白色麵包車,找到了嗎?” “還沒有。” 帶隊的特勤隊員搖了搖頭,“我們未發現疑似作案的車輛。” “不對。” 林逸眉頭一皺,“之前你們不是走訪確認過,兩個月內經常有一輛白色麵包車,出入這棟區域嗎?” “是的。” 特勤隊員點頭,“不過我們排查了五棟樓,都不具備能駛入麵包車的通道條件。” “你們說,剛剛搜查的那棟樓,目前確實是在裝修?” 林逸抬起手,揉了揉額角,“那麼,入口大門現在也在裝修當中嗎?” “呃……” 特勤一怔,隨後點頭,“是的,確實正在重修。” “走,去看一看。” 林逸收起手,輕嗤一聲,“看來,有人是故意在掩飾什麼。” 聽著林逸和特勤隊員的對話,趙宏遠也察覺到不對勁。 為什麼要偏偏在這時更換門口? 那麼在更換之前,這個門是不是允許一輛麵包車進入?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那棟引起懷疑的大樓前。 樓體為十層高,典型的私人小型商業樓。 現在似乎正在改造成住宅公寓樣式,主入口確實正在進行施工改造。 原來的寬敞大門,正被改為更加狹窄的住戶單元門。 趙宏遠找來一位施工的師傅,“原來的大門,尺寸有多大?” 工人老實回答,“大概有四米寬,三米高。” “業主要求改成現在的樣子,單元式的小門,大概三米寬,兩米五高。” 聽完,林逸看了趙宏遠一眼。 趙宏遠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四米寬、三米高? 彆說是麵包車,普通貨車也能開進來! 打了個信號手勢,三組立即對整棟樓形成包圍。 施工人員全部暫時帶走,逐一調查。 進入一樓區域後,大廳是標準商業樓格局,無特殊之處。 從二樓到九樓,均為空置的辦公區域。 而頂樓第十層,設有電梯機房和部分雜物儲藏空間。 即使進行了二次全麵排查,兩個小時後仍舊毫無發現。 莫非是自己想太多了? 林逸雙眼微眯,隨即激活各項係統技能,重新開始排查。 這一次,他沒有坐電梯。 而是沿著安全樓梯,從一層開始逐層向上查。 當查完第九層,正沿著樓梯往第十層走去的時候。 他的腳步驟然停下,鼻翼微微翕動。 血腥味,濃烈的人血氣息! 這種味道怎麼會從樓梯通道裡傳出來? 在神光天眼的視野下,林逸緩慢沿著樓梯向十樓逼近。 而就在此刻,他敏銳地察覺到異常。 普通樓層的樓梯踏步,高度普遍為15至18厘米之間。 眼前這階梯的高度,卻足足達到了22厘米! 更奇怪的是,平台以下共有10級台階,平台以上又有13級。 加在一起共23步台階。 這代表著什麼? 按每一級22厘米計算,23步就是506厘米,也就是五米以上的高度! 為什麼第九層與第十層之間的高度會這麼高? 林逸臉上寫滿疑惑,最終登上十樓。 空氣中,血腥氣息更加濃重。 第十層主要是建築的儲藏區域,設有電梯控製機房。 因為是舊樓改造,空間較為寬敞。 庫房中堆放著各類雜物,角落也零散分布幾間小房間。 林逸循著那股血腥氣,一路前行。 最後,停在了通道儘頭的一間小房間門前。 他推門而入,隻見房內僅擺著一張雙人木床,再無他物。 那濃烈的血氣,就是從這裡傳出。 走近之後,又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像是混雜了空氣清新劑的氣息。 那股清香讓林逸的嗅覺一時被乾擾,無法分辨更深層的線索。 他皺起眉打量著房間,布置極其普通,空間也不大,僅四十平米左右。 難道這座地下囚牢,真的不在這棟樓中? 忽然,林逸眼中掠過一絲異色。 不對…… 九樓和十樓之間的距離,一定有問題! 走一個樓梯,走了五米高的跨度? 這太離譜了! …… 一小時後。 一名特勤拿著一遝建築圖紙,遞到林逸手中。 林逸低頭認真翻看,隨即嘴角微微上揚。 九樓和十樓,確實隱藏著貓膩! 原來這座建築原本設計的,是每層四米的高度。 也就是說,兩層疊加在一起,高度應該是八米左右。 再加上樓板,總共在八米五左右。 可如今實地測量…… 每層隻有25米,合計加上樓板,頂多也就五米半! 很顯然,足足有3米的高度莫名消失! 這是什麼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