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31章,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還好這句話劉曄與劉虞他們都沒有聽說過,否則他們就可以猜到劉鑫的真心話了,所以劉曄與劉虞一時之間也沒有想到那麼多,隻認為劉鑫的話中可能是在指一場大規模的叛亂。
畢竟如今的大漢有識之士,都認為大漢很快就會發生一次嚴重的叛亂,畢竟這也算是大勢所趨了,尤其是最近這些年來,河北地區與中央地區都出現了大量的自然災害,嚴重的影響到了糧食產量與儲備,再加上十常侍亂政以來,大漢官場,尤其是地方官員的腐敗無能,往往也會激起民憤,所以劉曄與劉虞都覺得在這個時候,隻要有一個人站出來登高一呼,在大漢很有可能會出現一場大規模的叛亂,而且聲勢可能會遠超當年的陳勝吳廣。
不過劉虞與劉曄都是不太在意這些農民起義的,因為他們都知道農民起義不過是一個開始罷了,因為農民起義的局限性,無論是兵馬數量還是武器裝備,部隊協同程度還是帶領的將領,都肯定是比不上官軍的,所以農民起義的前期可能是一鼓作氣,進程快速,但是不需要多久的時間,農民起義軍就會二而衰,三而竭,到時候就是農民起義軍滅亡的時候了。
不過農民起義軍的失敗並不代表著官軍的勝利,因為在這個時候,真正作為推翻一個王朝的威脅出現了,那就是那些野心勃勃的世家大族,地方豪強了。
這些世家大族,亦或是地方豪強手下擁有著數量與質量都不錯的私兵,手下的將領也都是至少經過了係統訓練的子弟,而且他們往往都是一座城池,一個郡地名望最高的家族,所以能夠在發動起義的時候瞬間占領一座城池,甚至一郡之地,成為他們的大本營,並且可以輕鬆的從他們的大本營裡招募更多的部隊,獲得更多的糧草資源,這一點是普通的農民起義軍所沒有的優勢了,而且這些世家大族與地方豪強的起義軍也可以輕鬆的收攏農民起義軍,瞬間壯大自己的實力,然後要麼據城而守,要麼主動進攻,靈活多變,不像農民起義軍那樣隻能選擇不斷的攻打城池來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但是也在不斷的消耗著自己的實力。
因此,劉曄與劉虞都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如果大漢的現狀沒有得到多少變化的話,或者再次出現一次大規模的旱災蝗災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一次同樣規模的農民起義了,最後的結果雖然可能是大漢官軍鎮壓了這一次農民起義軍,但是隨後的世家大族發起的叛亂才是重頭戲。
而劉曄在這個時候,恍惚間都認為,劉鑫是希望自己能夠在老家發動起義了,畢竟劉曄所在的家族在當地雖然沒有掌握實權,但是因為漢室宗親的身份,在當地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可以說是隻要劉曄到時候站出來隨便說幾句,整個城池的百姓與官員都會選擇跟隨自己發起叛亂,到時候劉曄也算是起義軍領袖了。
而且劉曄雖然年輕,但是見識可不少,劉曄非常清楚如今的大漢局勢,大漢天子的威信在每況愈下,對於那些世家大族的掌控力度也算是在一天一天的衰弱了,如果真發生了農民起義,肯定會有世家大族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發起叛亂的,尤其是那些大漢的偏遠地區。
而劉曄雖然也在想著自己要不要參合這件事,不過仔細一想也覺得不太現實,畢竟自己是漢室宗親,如果發動叛亂的話那麼無疑是成為了一個出頭鳥,屬於大漢官軍的重點打擊對象,第一個被鏟除的目標,所以劉曄可不敢有這樣的想法了。
所以,劉曄也明白劉鑫為什麼會提到這個天下大勢,所以劉曄試探性的詢問劉鑫道:“子期兄,有一句話我想要問問你,你覺得如今的天下大勢會是如何的呢?”
劉虞一聽劉曄這麼說,也是眼前一亮,畢竟劉虞也非常期待劉鑫的回答。
劉鑫嗬嗬一笑,自然是知道劉曄與劉虞都已經上鉤了,所以劉鑫故作神秘的說道:“嗬嗬,子揚老弟你應該也都猜出來了吧,如今的大漢已經可以說是能夠用這麼四個字來形容了,那就是“官逼民反”,我從西域歸來的第一天開始,就在收集這一方麵的情報,發現最近的這幾年裡大漢天災不斷,而且救災情況也隻能用聊勝於無來形容了,而大漢的地方官員不僅沒有減低百姓的負擔,反而還在不斷的增加賦稅,大漢的百姓早已經是民不聊生,百姓的怒火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值了,隻需要最後一點助力,那麼百姓們就不得不反了,畢竟這些百姓們再不造反,就已經活不下去了啊!”
劉鑫的這一席話引起了劉曄與劉虞的共鳴,因為劉曄與劉虞都非常能夠理解劉鑫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因為這樣的情況在大漢已經不是個例了,而且大漢的大多數地區都存在著劉鑫口中這樣的情況,所以正如劉鑫所說的那樣,現在的大漢百姓已經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地步了。
所以劉曄與劉虞都是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對劉鑫的說法不可置否,不過這也並不是他們想要的答案,所以繼續一臉期待的看著劉鑫。
劉鑫自然是知道劉虞與劉曄他們是在期待著什麼了,所以劉鑫笑著搖了搖頭,繼續說道:“看來你們也都知道了,如今的大漢局勢如同一個草原上的火炕,隻要一陣微風吹過,就有可能吹出一點火星到草原之上,到時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哪怕是一個縣城的百姓發動叛亂,也很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導致整個大漢的十三州都會發起大大小小的叛亂,而且我沒有算錯的話,這次大漢全國性質的大叛亂,主戰場會是在河北地區,因為河北地區的人口眾多,再加上連年的天災人禍,導致河北地區的百姓已經開始對大漢不滿了,這個時候就隻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煽風點火,很快就會鼓動起河北地區的百姓發動叛亂,叛亂規模甚至有可能超過百萬之數!”
劉鑫的這一通分析也算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劉虞與劉曄再一次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劉鑫的想法,而且劉虞還若有所思的看著劉鑫,貌似是猜出來了劉鑫口中那個“煽風點火的人”會是誰了。
畢竟如今的張角在河北地區可謂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因為太平道的規模早已經發展壯大,太平道的信徒數量也已經達到了百萬人左右,要不是有十常侍中的張讓來為太平道做掩護,把漢靈帝蒙在了鼓裡,恐怕漢靈帝早已經派兵去鏟除太平道了。
所以,對張角與張角的太平道有所了解的劉虞,已經在心底裡認定了劉鑫口中那個“煽風點火的人”就是張角了,因為隻要張角發起叛亂,太平道的百萬信徒肯定是雲起響應,到時候就算是那些沒有信奉太平道的百姓也會受到這些太平道信徒的裹挾,劉虞估摸著叛亂人數很有可能會達到一百五十萬人左右,而且在其他地區的百姓與有心人,也會選擇響應張角的叛亂,在當地也會進行各種各樣借口的叛亂,比如借著張角的名義或是太平道的名義發起叛亂。
想到這裡的劉虞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畢竟原本在劉虞看來,就算是大漢發生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全國的總數量應該也不過一百萬人左右,其中還包括著老弱病殘的非戰鬥力人員,但是如今這麼一看,目測光是張角這一波叛軍的數量都快接近一百五十萬人左右了,那麼大漢十三州的其他地區加起來也會有一百來萬人的叛軍,這樣的局麵恐怕就有些難以收拾了。
想到這裡的劉虞,一臉擔心的對劉鑫說道:“子期兄,你說的那個人,恐怕就是太平道的張角吧。”
劉鑫也沒打算隱瞞這些事情,所以果斷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你說得對,此人正是張角。”
劉鑫與劉虞這對話,讓劉曄有些一臉懵逼,畢竟還是那句話,雖然太平道的信徒已經開始在大漢十三州進行傳教活動了,但是在劉曄那邊還沒有多少關於張角的消息,因此劉曄對於張角的能力不甚了解。
於是乎,劉曄向劉虞詢問了一下張角的來曆,這才知道了張角與太平道的厲害,劉曄也總算明白了劉虞與劉鑫之間的對話,這個張角絕對有能力引起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所以,劉曄有些無奈的歎了一口氣,然後對劉鑫說道,“子期兄,難道我們就不能夠先下手為強,向陛下告發這個張角麼,將太平道提前鏟除掉,以免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叛亂,到時候就難以處理了。”
不過劉曄的這個建議,還沒等劉鑫開口拒絕,劉虞就先站出來說話了,“子揚老弟,你這就未免想的有些太簡單了,如今張角的太平道已經在河北地區人儘皆知,洛陽城內知道太平道的人,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都是對太平道有所了解的,但是到現在還沒有站出來指責太平道,陛下對於太平道來說也隻是知曉一鱗片甲,由此可見這太平道可不簡單,太平道的張角很有可能與其他的勢力有所聯係,這些勢力願意為張角的太平道打掩護,所以太平道在最近這兩年裡發展的十分迅速,而且陛下對此也沒有多少反應,而且前些年就有人向陛下反應過太平道的情況,結果太平道依舊沒有什麼事情,但是舉報太平道的那位先生卻被革職流放了,所以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子揚老弟。”
劉曄雖然年輕,但是對於這點人情世故還是非常明白的,所以劉曄也是很快就明白了這件事情背後的黑暗,便隻能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劉鑫也是不由得點了點頭,拍了拍劉曄的肩膀說道:“子揚老弟,這也是大漢現在的禍根了,陛下已經被那些亂臣賊子遮蔽住了雙眼,所以對許多事情都失去了判斷能力,因此我們現在也拿太平道沒有多少辦法,一來是太平道現在也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我們想要對付太平道就有一些師出無名了,二來便是太平道背後的水非常深,涉及到了太多的勢力,如果深究起來那可謂是剪不斷,理還亂,所以現在我們拿太平道也沒有多少辦法,隻能等到太平道露出馬腳來了。”
劉鑫說到這兒,突然話鋒一轉,對劉虞說道:“伯安兄,你這就要回幽州為官了,我記得伯安兄你所在的地區距離張角所在的巨鹿城可不遠啊。”
劉虞思考了片刻之後,便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子期兄你說的不錯,如果從我上任的地方騎馬去巨鹿城的話,最多也就三四天的時間而已。”
劉鑫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說到:“那也好,伯安兄你到幽州上任之後,可要記得將城內的太平道信徒都給找出來,當然了,伯安兄也不能太早的處理掉這些太平道信徒,但是必須要監視著太平道信徒,因為我沒有算錯的話,太平道最有可能在明年就會有所行動了,到時候太平道要發動叛亂的話,勢必會聯係巨鹿周邊的地區進行響應,所以伯安兄你必須要注意這一點啊。”
劉虞麵色凝重的點了點頭,因為劉虞知道劉鑫說的是事實,以太平道現在在河北地區的影響力,自己將要上任的那座城池說不定早就被太平道的信徒給滲透了,到時候張角發動太平道進行叛亂的時候,那就麻煩大了。
不過劉虞又仔細想了想,發現自己還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平道的叛亂兵馬很有可能會達到百萬之眾,到時候可不是自己這一座小城市能夠守下來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