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到底什麼是仙俠?,赤心巡天,情何以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今天看到一條書評,說“情節合理,文筆通透,故事不錯,但完全不是仙俠小說,應該是武俠。”

並誠懇建議我去武俠分類寫。

這讓我想起來,之前有一位讀者特意入群,就是為了問我一句,“你為什麼發在仙俠分類?這麼好的故事如果發在武俠,不應該是這個成績。”

也有評論說,“筆力一流,功底深厚,就是這劇情屬實跟仙俠風格差彆太大。”

然後反手給了一個低分。

我不禁奇怪了——到底什麼是仙俠?

我以為,題材是寫作的領域,而不是所謂的內核,

內核是每個故事表達的核心,不應該由題材決定。

難道都市內核賺錢,曆史內核抄詩,仙俠內核就是殺人奪寶,或者說來說去,隻求長生?能不能求點彆的?

以武俠論,有家國情懷的,有快意恩仇的,有破案探險的,就單純風花雪月的也有…哪有什麼一定的內核?

仙俠和武俠的區彆,首先是在於力量體係。

武俠的力量體係是有天花板的,江湖時代的戰鬥力很早就釘死了,這也是後來異俠(沒落了)、玄幻之所以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黃易的有些書屬於玄幻而不是武俠,正是力量體係的升級。

第一本武俠小說《三俠五義》,寫的是除暴安良,行俠仗義。以後所有的武俠都隻能這樣寫嗎?不是吧?

最早的仙俠小說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以後所有的仙俠小說就都隻寫劍俠了嗎?沒有這個道理吧?

況且還珠樓主寫蜀山劍俠傳,雖然開創了仙俠,但本身是歸於武俠中的。那麼回到最初來說,武俠有一定的內核嗎?

我以為,就算必須得給它定個內核,也應當是“俠”,而不是“武”。

仙俠亦類如此。

“俠”才是這類小說一以貫之的精氣神,有路見不平之俠,有為國為民之俠。

“武”和“仙”,更多隻是力量體係。

我問覺得《赤心巡天》應該發到武俠分類去的讀者,我問——“那什麼是仙俠呢?”

他們說:“仙俠的核心是仙,一個修字貫穿全文,一個爭字是基礎。與人爭與天爭,去七情六欲,殺伐果斷求長生。”

諸如此類。

聽起來很酷。

但我很懷疑,現在的讀者,到底知不知道什麼是仙俠?

我很疑惑,是什麼讓現在的讀者,對於仙俠有了這麼狹隘的定見?

滅七情、絕六欲沒有問題,我也不說殺人奪寶打怪升級不好。

但什麼時候起,仙俠隻能寫這些了?

一部小說就是一個世界,難道隻有一種仙,一種人?

難道仙俠的世界裡,就隻能有求道者?

“仙”是有了,“俠”呢?

我回複這個讀者說。

我說你說的這些,什麼修行即爭,赤心巡天裡不是沒有這種人。

七殺真人陸霜河即是如此,他想要灌輸給主角的思想,也是“修行即爭”。

他也是大袖飄飄,隻求無敵長生。

若以那個為了修仙機緣把薑望推進河裡的孩童為主角,這就是你想看的小說了!

但這就是所謂的仙俠世界嗎?

我想寫的,是一個世界,不是某一個人,某一類人。

而是在那瑰麗雄奇的偉大幻想世界裡,千奇百怪,不一而同,眾生百態的每一個人!

即使是在仙俠這個大分類裡。

也有傳統修真、現代修真、幻想修仙、古典仙俠。

修真者,求得真實!

傳統、現代的劃分也簡單明了。

想單純看求道、看修仙,幻想修仙豈不正合適?

而古典二字,劃定的是氛圍,是古韻!

古典仙俠也隻能寫求道嗎?

可以寫求道,但不是一定隻能寫求道。

倘若仙俠隻有這些讀者所認為的這一種,隻有飛天遁地,體悟自然,隻有長生。

那未免這個題材也太狹隘,太僵死!

如果讓我定義仙俠,它應該是一個瑰麗雄奇的偉大幻想世界,俠是其一以貫之的精氣神。

那麼話說回來。

不俠不義的小說,能不能被稱之為“仙俠”?

我隻有一個回答——隨便你!

小說發展到現在,何止百花齊放,早已經不是幾個分類能夠完全包容的了。

彆的分類放不下,你就儘管往你覺得可以的分類放!

我以為一本小說的內核,是故事內容的事情,不應該、不存在、也不必由題材限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