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自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三八章 梁山泊第一個收獲史文恭友誼之人,水滸求生記,他來自江湖,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彎弓搭箭,然後命中目標,這是稱雄靶場的箭術高手們常乾的事。通常這樣的人,暫時還不能稱之為神箭手,因為想要理直氣壯的得到這個稱號,他們還需要在戰場上證明自己。

到了真實的戰陣之上,實在有太多的因素會讓一個原本箭術不錯的軍人揮失常,比如臨戰時過於激動或過於害怕,都會導致在戰場上揮失常。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靶子通常是活的,他和你同樣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也許你知道如何迅的取他性命,他同時也很有可能十分擅長規避風險,從你手下逃過一劫。

高麗邊軍的主帥就是這樣一個人。

三十年的邊軍生涯,先不說彆的,保命的經驗肯定是很豐富了,不然他在沒有成為神虎衛新任大將軍之前,很有可能已經成為大同江畔的塚中枯骨了,忌日隻怕都過了十幾回。

所以,他在親軍被一箭封喉之後,第一反應就是伏鞍避箭,因為他知道,隻要身體某些脆弱部分不至於直接命中,其他位置就算迫不得已的為敵所傷,也沒有生命危險。隻可惜,他也算命該如此,一前一後竟然連續遇上梁山泊數一數二的兩位神箭手,前麵遇上史文恭虛驚一場已經算是他的造化了,而此時遇上花榮,卻再也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單槍匹馬出現在戰場之上的小李廣花榮,雖然麵對的就是這樣一個老奸巨猾的內行人。但他不但沒有讓史文恭失望。同時還給以擅射著稱的東夷臨陣上了一課:殺人。並不一定非得把箭射到目標的身上。

親眼看到目標栽倒在地後,被後麵驚慌失措的部下撞飛,再到落地後一點動靜都沒有,史文恭抓住這個機會,中氣十足的高聲疾呼:“高麗主將伏誅!高麗主將伏誅!”

第一句因為激動,下意識便用了河北方言,第二句卻是特意憋了回來。用的是被高麗人所不齒的邊界口音。絕處逢生的史文恭這回終於不用以一個死士的身份來麵對這個戰場,此時的他,又變回了掌控全局的宋軍前鋒大將。

因為,他知道,花榮絕對沒有理由隻他一騎出現在戰場,肯定有大隊騎兵緊隨其後,隻不過因為身為頭領的關係,花榮和他自己所授的馬匹都是宋國難得一見的千裡寶馬,所以甩下主力一截。也不是什麼很難得事情。

真正難得的是,花榮作為一個和他史文恭素來沒有深交的頭領,居然沒有按常理選擇與大部隊同行,而是單槍匹馬趕來救陣,於公於私,這裡麵的情分。都太重太重了。

大恩不言謝!

史文恭是個性傲的人。有些話實在說不出口,但是這份勝過雪中送炭的情誼,真的記在了心裡。

……

當現史文恭居然還是一頭衝到高麗大將的隨從中去時,花榮已經不知道說他甚麼好了。難道逞一時之勇比挽救危局還要重要?看他中伏的五千蕃落大軍,此時還剩下多少?即便是剩下這些殺紅眼的人,基本也是人人帶傷,情況不妙。花榮懊惱一歎,正待接替史文恭的位置收攏全軍,哪知史文恭接下來的舉動,讓他大吃一驚。

斬將。奪旗,幾乎就在霎那間完成。搶奪了高麗人帥旗的史文恭不再纏鬥,而是迅脫離戰場,這當口他還做了一件事,就是靠雙腿控製馬匹的同時,雙手弄旗,再加上嘴巴的撕咬,沒花多久工夫,便將高麗人好端端一麵帥旗撕成尿布一般,這時才見他恢複常態,隻不過開始高舉著這麵繳獲的戰旗滿場飛奔,並大肆宣揚高麗主將“斃命”的消息時。

直到此時,花榮才終於放下心來,看來是誤會此人了。

說心裡話,史文恭這個家夥平時雖然不怎麼討人喜歡,也不大受到山上弟兄們的待見,最近聽說還與自己妹夫起了矛盾(起因還是評價郝思文那檔子事),但是,當看到他孤獨的身影向敵人重兵起決死衝鋒的那一幕時,花榮心裡突然很不好受。

正是因為這種在逆境下突然爆的認同感,所以兩個平時基本沒什麼來往的人,在這麼倉促的情況下,十分默契的合作完成了一記足以扭轉戰局的絕殺。要知道花榮的隊伍雖然在趕來的路上,但關鍵是蕃落軍能撐到此時早已是透支久矣,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

有了這一記強心針,再加上此消彼長的局勢,不說宋軍立馬轉敗為勝,起碼保持現狀總是還能撐它一撐的。得知花榮到來的所有人都知道,援軍已經不遠了。

正因為如此,不大擅長高麗方言的花榮沒有加入到攻心戰中去,而是憑借寶馬的優勢,在戰場外圍自由的獵殺起對手軍中的軍官來。王倫半年前的“斬行動”已經把“擒賊先擒王”的理論揮到了極致,野戰軍中所有頭領,對此都不陌生。

……

“轟隆隆……”

也不知過了多久,隻見史文恭事先埋伏的高地旁,終於傳出大批騎兵的動靜。最先進入交戰雙方視野,卻是一個身材矮小而結實的高麗人。正在外圍遊鬥的花榮見狀不由一笑,這個好像是叫做樸尚尹的指揮使,在漢江邊與大軍初遇時傷心欲絕的哭訴,當時給了花榮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他此時又是跑在最前麵,看來史文恭帶番人還是很見成效的。

倒也不愧是史文恭的兵,樸尚尹甫一出現,便開始滿場高聲宣揚:

“大宋王元帥親帶十萬大軍前來,弟兄們再堅持片刻,千萬不要叫這夥雜種跑了!”(未完待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