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萌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周秉昆比我有本事,影視編輯器,花萌軒,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和弟弟周秉昆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不同,周秉義這些年過得並不如意,感覺他自己一直活在郝父郝母的陰影下。 周秉義想要做什麼事情,都要事先考慮一下影響和是不是需要他避諱什麼。 反正周秉義的生活和工作上都很憋屈。 直到現在他被任命為一個三千人的大工廠當書記,周秉義這才有一種大權在握的感覺。 工廠,大禮堂。 “大家安靜一下,今天咱們的工廠來了一位新書記,現在請他給我們講話。”老書記看了看禮堂坐著的工人們,對著話筒揚聲說道。 聽到老書記的開場白,周秉義激動莫名的拿著手裡的稿子,對著麵前的話筒,“工人兄弟們,你們好! 我叫周秉義,是咱們廠的新書記!” “周書記,我們對你的發言稿沒有興趣。 就是很好奇你的弟弟周秉昆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成就? 你在背後出了多少力氣? 說出來,也讓我們大夥學習學習啊!”突然一名工人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 “是啊!周書記,你說說你弟弟周秉昆的發家史,我們也好借鑒一下啊!”其他工人也是跟著應和著。 聽到工人們關心的問題,周秉義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一旁的老書記注意到了周秉義的臉色,安慰著說道,“工人就這樣,聽風就是雨的! 你不用解釋什麼。 解釋了他們也不會相信的!” 聽到老書記的安慰,周秉義無奈的點了點頭,就想繼續念著手裡的發言稿。 這時一個工人著急忙慌的跑了過來,嘴裡大喊著,“老書記,不好了!出大事了!” “出了什麼事?你彆急,慢慢說!”老書記心驚肉跳的看著這名工人,實在是工廠現在的事情是千頭萬緒的。 “老書記,杜德海身上幫滿了炸藥,揚言要自殺!” “什麼?”老書記和周秉義都是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周秉義和老書記連忙來到一個廢棄的車間,果然看到了渾身幫忙炸藥的杜德海,然後強顏歡笑的介紹說道,“杜師傅,我就是新來的書記周秉義! 你有什麼要求跟我說,千萬不要想不開!” “你就是新來的周書記? 你準備怎麼處理我們工廠? 是賣了,還是拆了?”杜德海打量著眼前的周秉義,冷笑著說道。 聽到杜德海的問題,周秉義有些茫然無措了,他今天剛剛上任,實在不知道如何回答杜德海的這個問題。 周秉義突然感覺一陣氣苦,剛和工人見上麵,就發現工人們更關心自己的弟弟周秉昆的發家史,眼前的杜德海也要揚言自殺,這都是些什麼事兒! 想到弟弟周秉昆,周秉義突然心裡一動,然後就有了主意,“杜師傅,你剛才在廣播裡也聽到了。 我在大禮堂做工作報告的時候,工人們說很關心我弟弟周秉昆的發家史。” “如果杜師傅也感興趣,能否移步大禮堂,等到我介紹了我弟弟的發家過程,再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哼!你願意光明正大的說出來?”杜德海有些驚訝的看了看周秉義。 “當然,既然大家都對我的弟弟周秉昆很感興趣,乾脆我也就不念這個發言稿了!”周秉義揚了揚手裡的發言稿,自信的笑著說道。 工人們之所以問周秉義關於周秉昆的問題,因為他們認為裡麵一定存在許多的暗箱操作和不可告人的秘密,隻是為了讓新來的書記下不來台。 聽到新來的書記周秉義真的願意說出來,杜德海和工人們都是震驚起來,一旁的老書記連忙勸阻說道,“周書記,沒必要這樣的! 畢竟是你們家的私事! 沒必要用你們家的私事,來滿足工人們的好奇心。” “老書記,我弟弟的事情,是私事,同樣也是公事! 正好可以為我們工廠接下來的工作,起到借鑒作用。”周秉義笑著解釋說道。 “哦?”老書記看著胸有成竹的周秉義,有些驚訝起來。 杜德海幫著全身的炸藥,跟著周秉義和老書記,一起來到了大禮堂。 工人們看到杜德海身上的炸藥,都是恐懼的四散開來,為杜德海留下了一大片空位置。 大禮堂再次恢複平靜之後,周秉義直接笑著說道,“剛才我聽到大家對我弟弟周秉昆的事情很感興趣。 我本來是不打算說的,因為我一直感覺我沒有我弟弟周秉昆有本事!” “可能大家不能理解我這句話,下麵我介紹我弟弟周秉昆之後,你們就會理解我的這種痛苦了!” “六九年,我們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父親周誌剛被派到了重慶建設大三線,我和我妹妹周蓉也去做了知青。 家裡就剩下我弟弟周秉昆和母親李素華兩個人。” “我對我弟弟周秉昆的印象並不好。 調皮搗蛋是家常便飯,每次考試都是班級倒數,然後艱難的完成了初中課程。” “可是令人驚訝的是,我弟弟周秉昆在七七年底,國家恢複第一次高考時,竟然考上了東北師範大學曆史學。” “吉春人都應該有印象,七八年初,光字片有一家三個孩子同時考上了大學的新聞! 兩個北大,一個東北師範大學。 那就是我們周家!” “哇!我有點印象!當時在吉春很轟動的!” 底下的工人們,都是驚訝的起初交頭接耳的感慨著。 看到工人們的表現,周秉義笑了笑,就繼續解釋說道,“那時候我才知道,我弟弟周秉昆並沒有自怨自艾,而是趁著工作之餘,用功的學習知識,這才有了後來的考上大學。” “在七九年的時候,我弟弟周秉昆在國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大國崛起》。 我想很多工人應該都有印象,當時國民日報社給了我弟弟周秉昆一千二百塊錢的稿酬。” 聽到《大國崛起》竟然是周秉昆寫的,有印象的工人們都是驚訝了起來,再聽到有一千二百塊錢的稿酬,工人們都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這就是我弟弟周秉昆常說的,知識改變命運!” “後來港島的“東方日報”,看上了我弟弟文章,就花大價錢買走了兩篇文章。 一個是大家熟悉的《大國崛起》,另一個是隻在國外發表的《河西走廊》。” “八零年的時候,我弟弟周秉昆聽說國家開始放開個人經營。 然後他就向吉春和江遼政府申請個人經營許可證。 當時的我隻是北大哲學係的一個普通學生,想要幫助我弟弟周秉昆,也是不可能的!” “申請到了個人經營許可證,我弟弟周秉昆就開了第一家吉膳堂飯店,然後就是第二家分店,第三家” “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也都發現了。 我弟弟周秉昆一直再靠他自己的努力,在改變自己的命運!” “沒有周秉昆的勤奮好學,就沒有他後來的考上大學! 沒有考上大學,就沒有他接下來的文章發表,也就不會靠賣文章的版權,獲得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沒有這人生第一桶金,他就沒辦法開起來吉膳堂飯店,也就沒有他現在的成就了!” “所以,我周秉義要說的是,我們工廠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扭虧為盈!” “我們不能再光靠等和要來苟延殘喘! 所以,我準備過段時間就前往北邊的蘇俄,去尋找我們工廠的機會。” “我希望大家多一點耐心和支持,我一定會想辦法為我們工廠找一條出路的! 絕對不會像杜德海師傅擔心的那樣,直接把工廠賣掉或者拆掉!” “啪啪”聽到周秉義的解釋和保證,大禮堂的工人們都是自發的站了起來,激動的鼓著掌。 看到一旁的杜德海不再那麼激動,周秉義和老書記連忙來到杜德海的身邊,一邊幫他解開身上的炸藥,一邊笑著說道,“杜師傅,希望你給我一點信心。 我一定能夠救活咱們工廠的!” “周書記,我相信你能辦到! 隻是,既然你弟弟周秉昆如此有能力。 為什麼你不考慮讓他當咱們工廠的顧問? 然後跟你一起前往蘇俄找機會。”看著眼前的周秉義,杜德海難得的露出了笑容,突然提議說道。 聽到杜德海的提議,周秉義手裡的動作突然一滯,臉上的笑容也有一些僵硬。 注意到周秉義的不自然,一旁的老書記卻是不以為意,也是勸說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周書記,杜師傅的提議,你應該仔細考慮一下! 你弟弟周秉昆的眼界很廣,如果你們兄弟兩一起前往蘇俄,成功的幾率會更大!” 看著眼前的老書記和杜德海,周秉義也有一些意動了,還是擔憂的說道,“這會不會不符合程序! 畢竟我弟弟周秉昆隻是一個商人!” “周書記,現在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誰也說不好接下來怎麼走,你就不需要這麼多顧慮了! 我們全廠三千名工人,都會支持你的!”老書記笑著看著眼前的周秉義。 “那行!既然老書記也認為可行,我就和我弟弟周秉昆試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