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戰國大墓,北派盜墓筆記,雲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胸口起伏不定,不停的大喘氣。 抬頭一看。 一位身穿道士衣裳的老人出現在眼前。 這老人五官清瘦,須發皆白,留了一撮山羊胡,一襲青衫道袍,手拿戒尺,正在笑著看我。 他雖麵容蒼老,但那雙手細皮白肉,五指修長,像年輕女孩的手。 他用手輕輕一拍,老田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噗通一聲,躺地上不動了。 “你你是誰” 老人收回戒尺,捋了捋山羊胡,笑著說:“居士,老道煙霞子,禦封碧洞真人。” “你你是陳清覺??” 說完我楞住了,反應過來後哈哈大笑了兩聲。 老道士微笑著說:“居士為何發笑?” 我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身上土說:“我笑我在做夢,我笑魚哥沒事,魚哥沒死。” “哈哈,這夢做的,太他媽牛逼了,還見到了清朝道士。” “你說牛逼不牛逼,”我笑著對老人說。 這仙風道骨的老道士表情一愣,問:“居士,敢問牛逼所為何意?” “這你讓我怎麼解釋?” “牛逼就是牛逼,你都死了多少年了,怎麼會知道?我們還說牛逼撲拉斯呢。” “哎” 老道士歎了口氣,搖頭說:“居士,你六根不淨,作惡多端,雖說和道門無緣,但和我有緣。” “道長啊,你說對了,我就是作惡多端,怎麼,你要感化我?我馬上就醒了,這種夢我做多了。” “非也,非也。” 老道士仍然麵帶微笑,看著我說:“居士受過落陰觀,所以你我二人才有此一會。” “你身上帶有無法根治的古巫之術,老道也是看不透。” “今日一幕,幾日後會印驗,我救你二人一命,確有一事相求。” “你說吧,我聽聽。” 知道夢裡話都是瞎扯淡,我也不怕,就陪他聊天。 老道士聲音縹緲的說:“一件事,你幫我打開最後一道門。” “再會。” “喂!喂!” “峰子!峰子!” 我睜開眼,先看到了豆芽仔一張大臉。 “我草!你咋了,還喊魚哥名兒,又哭又叫的,嚇人呢。” 我坐起來,看魚哥好好的還在,把頭阿春小萱也都沒事。 這夢做的邪乎,我也不敢說,隻是說太累了,睡著後做了個噩夢,沒事。 小萱說:“真沒事?你不知道,剛才確實嚇壞我們了,幾個人才把你按住,你又是喊什麼牛逼,又是喊什麼道士的。” “哎,沒事,你看我像有事嗎,彆說了。” “把頭,咋們接著乾?”我問。 “那就接著做吧。” 把頭點頭說:”我們能用的木板不多,希望能快點挖到灌頂。” “有灌頂?” 把頭回答我說:“以我的經驗看,早期不用空心磚,大概率用青石條,說灌頂也行,說青石頂也行,看這樣子,我就怕碰到積石。” 怕什麼來什麼,把頭預估的沒錯,挖到了石頭。 這像漿糊一樣的土層,在挖到地下六七米深時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出現了一層大小碎石。 像這種垂直盜洞危險性很大,我們順著木板中間向下鑽,腰上係了繩子。 這還不像李鄉發現的郭莊楚墓,那個墓是流沙加上積石,夯土層上有二十多個盜洞,沒一個能打下去。 我們挖的這個,漿糊夯土層下有很多大小碎石,大的石塊有一二百斤,小的有拳頭大,石頭中間填了土。 對付這種一定要小心,我們帶了東西,在把頭背的包裡。 金剛針隻能用來鑿穿灌頂,對這種石頭沒用處,我們用的東西叫大炮針,因為長的很像迫擊炮的炮彈,所以也叫炮彈針。 (我忘了在哪刷到過一個視頻,盜墓賊在現場留下了這東西,想看看什麼樣的可以去找找。 炮彈針個頭不大,也不小,尾部能接到洛陽鏟的杆上,接上後把針頭對準石頭,那頭用力一砸,砸幾十下,很大的石頭都能破開。 小心翼翼忙活了六七個小時,力氣活,累的滿頭大汗。 我們開了個小洞,鑽下去穿過了積石層。 這冒了很大風險,一旦其他石層之間活動了,我們打下去的小洞會瞬間被埋住,人也會被石頭砸死。 我腰上纏著繩子,朝上晃了晃頭燈,示意可以下。 “呸。” 吃了一嘴灰,我下到了墓道中。 其他人也陸續下來。 怕洞口塌,我們下來後還用兩把旋風鏟,一把洛陽鏟,搭了個架子,頂在了洞口周圍。 墓還沒塌,現在站的地方在墓道中,周圍很黑,長長的一條墓道通向前方黑暗。 把頭看了後說,這是戰國甲字形墓,甲乙丙,甲字墓是最高等級的墓葬規格。 墓道挑高兩米多,我們帶著頭燈,慢慢向前摸索。 豆芽仔小聲說:“把頭,這墓道也太長了。” 把頭停下腳步,指了指前方黑暗說:“走到儘頭應該是一排向外的台階,台階越多,證明墓主身份越高貴。” 果不其然,順著墓道向前走了七十多米,出現了一層向下延伸的台階,一層一層,全部用黃土夯實,目測最少有三十多階。 把頭提醒我們說:“小心點,注意腳下,彆踩空了。” 像這種大墓,按照以往經驗看,墓道,台階,在往下就是耳室,主墓室,槨室。 我們從甬道中間鑽下來,本以為已經繞過了墓門,可從夯土台階下來後,出現在眼神的一幕,讓人感到震驚! 從未見過這樣式,台階越往下越窄,被一道約兩米多寬,高約近三米的泥牆封死了。 而且是完全堵死了,地上有不少半米多長的青石條,原先應該是鋪在地下的,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這些青石條絕大部分都翹起來了。 這種牆,唐代以後叫斷龍石,明代時期因為定陵萬曆墓的打開,把這種封門牆叫金剛牆,寓意堅不可摧,我們現在也都叫成了金剛牆。 挖山建陵的漢墓也有,目前知道最厲害的是乾陵,探索後發現共有十七道斷龍石,每一塊重達十幾噸。 我們震驚,是因為從未聽說戰國墓中有這種東西。 魚哥用鏟子試了試硬度,非常的硬,開過刃的鏟子砸牆上,一點用都沒有。 “把頭怎麼辦?”魚哥沉聲問。 “沒想到,會用這種東西封墓”把頭皺眉,低頭看了眼腳下,說:“向下挖,看看能不能繞過牆基,然後在定個點兒向上挖。” “挖橫井?” 把頭看著眼前,點頭說:“沒錯,這種牆厚度超過了半米,封死的,隻能挖橫井試試。” 我又問:“把頭,那當初定陵的金剛牆是怎麼開的。” 把頭想了想說:“那是石磚牆,幾十個人,敲了兩天兩夜,一塊塊磚取下來的,我們沒那麼多人,要麼用雷管,要麼挖橫井,沒其他辦法了。” “雷管” 看這裡結構,誰敢放雷管?會塌的, “不能耽誤時間了,”把頭環顧四周說:“動手吧。” 地上的青石條本來就翹起來了,很厚,我們幾人合力才能搬動一塊,移開青石條,露出了地麵。 這些鋪地的青石條就是防止有人向下挖,可能因為地震或者什麼,現在青石條翹起來了,也算無意中幫了我們。 金剛牆的牆基地下埋了一米多,我們就像穿山甲。 向下挖,在向前挖,最後在向上挖,最終花了幾個小時時間,挖了一條“u”形盜洞。 順著u形盜洞爬過去,我們繞過金剛牆,露頭爬了上去。 結果 金剛牆之後,竟然還有第二道牆! 而且不是合土牆,看著鏽跡斑斑,像是鐵水或者青銅澆注的。 把頭臉色變了,我臉色也很難看。 因為,我想起了陳妹晴廟碑上的一句話。 這東西。 說不定有七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