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辣椒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對換,第五形態,一隻辣椒精,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形態正文卷第一千四百三十章對換探討十萬八千竅修煉術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旁聽者但凡錯過一處,又或跟不上節奏,隨後就會陷入茫然中。 容添丁在馬車上顛簸了數天,又縱馬一天,等到一覺醒來時,隻見張學舟和燃燈道人你一言我一語,兩人口中各有誦讀。 雖說兩人誦讀的內容不同,但又保持了連貫。 哪怕張學舟麵顯難色,口中的誦讀也沒停下來過。 東土和西方教對竅穴的定義有差彆,而時代對知識內容的更新同樣有著不斷變化,容添丁隻覺燃燈道人口中所說的內容讓他難於理解。 容添丁聽一句都是如此,這更無須說涉入其中的燃燈道人和張學舟。 燃燈道人仗著年歲高見識多,在十萬八千竅術上又有授業的本事,他皺眉但不時又含笑。 哪怕是有過同類術的修行,這也並非聽一聽就能學會的能耐,甚至這大概率會產生混淆。 燃燈道人和張學舟你一言我一語不需要去考驗對方講解時是否誠心,但凡對方講述時吞吐不詳,這就意味著對方在口述時有遮掩又或失誤。 而按照約定,兩人哪怕是無法從對方所講述的內容中獲得裨益,也需要將自己所知內容講解完。 燃燈道人皺眉的原因是因為講解有部分混淆,又存在難記的問題,以後想弄清楚這套辟毒決的十萬八千竅之術少不了需要大量時間進行斧正和修行嘗試,但他含笑則是因為哪怕是將自己所知內容講述出去了也不會造成泄密。 他記不住,對方同樣如此,而要修行所成又不知是何年何月。 對資曆尚淺的修煉者而言,他在這種講法中確實有些以老欺小。 但這就是修士講法的交換,沒有人可以保證絕對的公平。 至少燃燈道人覺得自己所獲匪淺,他也很滿意這場講法的交換。 “要停下來歇一歇嗎?”張學舟開口道。 “你我已經講解到神通境關聯竅穴區域,不如一氣嗬成!” 燃燈道人搖頭。 不入神通境,對方連對應大竅都沒打開,更無須說大竅關聯分竅。 踏入這個層次,燃燈道人更不擔心對方學而致用。 他誦讀所蓋涵的內容確實是西方教的機密,但說出來彆人記不住完全不需要有一點點擔心。 至於早起剛剛睡醒的容添丁,看對方睡眼惺忪的模樣,燃燈道人更不需要有任何防備的心思。 “除非有留聲石將我所有聲音留下,又去反複傾聽,再加以修行方麵的驗證,其他人才可能學成十萬八千竅,可如來已經是我們西方教最出色的佛子之一,修行百年才堪堪大成,彆人……” 燃燈道人止住了張學舟欲要停下來的念頭,他甚至還有些擔心對方就此不講。 “我們此前約定講解時需要講述到至臻完美的地步”燃燈道人道:“如今老道正在興頭上,小兄弟儘管講,如果你覺得疲憊有些累了,老道可以先做對應講解!” “也好”張學舟點頭道:“那道長先講法,我邊聽邊休息緩一緩,而後再到我一次講完!” “善!” 燃燈道人點頭,隻覺後續部分連貫講解也不錯。 他開口誦讀,講述的內容都是燃燈道人以往記憶背誦的相關。 一旁的容添丁則是看了張學舟和燃燈道人一眼,又摸了摸肚子,最終小跑到河邊照料坐騎,又準備抓幾尾魚。 他對自己表弟很放心,能讓張學舟講法必然是有對等內容獲得。 他不知曉這道人所獲會有多少,但他知曉自己表弟所獲不會少。 容添丁聽過張學舟與鄭無空等人在十萬八千竅上講法,張學舟講法時清晰而又清楚,哪怕送走了鄭無空等人,張學舟還有餘力教導義妁。 張學舟在這方麵記憶力的極限遠較之常人想象要恐怖。 張學舟的修為、術法向來不是強項,也差於諸多早早修行的大修煉者,但張學舟在記憶力方麵的能耐少有對手。 隻要讓張學舟聽到,這就意味著張學舟已經用超強的記憶力背誦了下來。 等到複讀確認,對方的術就會完完整整呈現出來。 容添丁此時要做的僅僅是不去打擾張學舟記憶,又將雜事處理完。 一人說,一人聽。 等到兩個時辰後,兩人又有輪換。 等到容添丁將午餐的烤魚做好,張學舟才皺著眉頭止住嘴,又有燃燈道人心滿意足的微笑。 “來來來,吃魚”燃燈道人笑道。 “我得緩緩”張學舟道:“我腦袋裡全亂了!” “老道也是如此!”燃燈道人笑道。 他非常滿意張學舟的表現,張學舟無疑是極富天資的年輕修煉者,將所知內容近乎完整敘說了出來。 但燃燈道人相信對方複述的十萬八千竅術必然是經曆了數年如一日的背誦,才能做到朗朗上口。 相應他在這場講法中所獲諸多,對方所獲得必然有限。 但燃燈道人也不將事情做絕,他開口含笑對向張學舟。 “還不知小兄弟師門何處?”燃燈道人問道。 “我等棲身於朝廷,師門自然是大漢朝廷”張學舟回道。 “施主與我西方教有緣,若以後想尋求無上修行之法可來我等西牛賀洲,老道願意給施主當個引路人”燃燈道人道。 燃燈道人眼睛微眨,算是猜測到了張學舟關於十萬八千竅術的來源。 “南贍部洲的王朝還是如以往那般深不可測,又有如此多英才依附朝廷,我等西方教式微也是理所當然了!” 他心中默念。 如張學舟這樣的官員在大漢朝廷並不算起眼,但能修十萬八千竅之術,還能將修為推動到離神通境一步之遙,這放在西方教就是佛子候選的上佳者。 若能悉心培養,而不是像大漢王朝這樣需要憑借功勞苦勞才能修行,燃燈道人覺得將對方放在佛子一檔並無任何問題。 大漢王朝不起眼的一員就是西方教要悉心培養佛子級彆的天才。 這種對比讓燃燈道人心中不免感慨。 他覺得大漢王朝的太皇太後過得有些不好,但他發覺這個後續建立的東土王朝依舊如以往的王朝一般英才薈萃。 但凡發生戰爭又或修行資源被人獲取,那必然會湧現絕世的頂尖高手,盛況或許一如數百年前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