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辣椒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修行的迅速通達,第五形態,一隻辣椒精,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學舟難得正正經經過日子。 他每日修一修神通境方麵的修行,也不斷填補自己諸多規避之術踏入神通境應有的水準。 若修行疲憊,張學舟還會出門找找人。 他這最後一日去孔聖廟尋人問路,不曾想此時正在授學的就是孔安國。 孔廟場地中央,孔安國侃侃而談,神態極為自信。 孔安國講解的《尚書》沒什麼聽的,讓張學舟驚詫的是孔安國的修為。 他有一年沒見這個朋友,但張學舟也沒想到孔安國變化如此巨大。 他看著孔安國修為入境,而再次見到時對方已經踏入了化體境,這種恐怖修行的速度幾乎意味著孔安國兩個月就會破一境。 張學舟覺得自己磕磕碰碰奇緣不斷一年一境算是極為前列的天才,他沒想到還會遭遇這種碾壓性的對比。 “安國兄真乃奇才!” 張學舟忍不住驚歎。 孔安國這種修行的速度甚至讓張學舟將詢問先天靈物的好奇壓了下去。 如果孔安國有迅速修行的本事,張學舟真需要取取經。 他已經入神通,不需要走脈境到化體境速通修行的經驗,但張學舟還有很多朋友需要這種快速修行。 哪怕是取得部分經驗,張學舟覺得這也是極為有益的參考。 他在孔聖廟等到中午,才見孔安國起身抱拳示意諸多學子今日講學授課收尾,又有一些學子上前詢問。 一番等待,直到孔聖廟中走了諸多人,張學舟才上前。 “安國兄!” “好久不見,東方兄!” 時隔一年,張學舟臉上沒什麼變化,孔安國也是一如既往溫文爾雅。 他拱手對張學舟行了禮,又伸手示意張學舟請入孔聖廟。 “怎麼你住在這兒” 見到孔安國拉開房門,張學舟又見到廂房中被褥等物,不免也有幾分後知後覺。 “我們孔家人是可以住孔聖廟的”孔安國笑道:“我這一年忙於修行,也就住在這兒!” “那真是巧了!” 張學舟隻要想到自己時不時就前來,但從來沒往孔聖廟中鑽進去查看過,他不免覺得自己太粗心了。 當然,孔安國這種閉關必然是誰也不見,隻有在功成之後才會出來。 孔安國這一年多的社交大概為零,這也無怪他在孔聖廟問過諸多講課的儒生,從來沒有哪個儒生知道孔安國住所。 “來來來,我這兒還剩下一些悟道茶,東方兄來喝一口!” “悟道茶!” 張學舟入了孔聖廟內房,他應孔安國示意坐下,孔安國則是極為熱情開始沏茶。 “這悟道茶可以讓人心思通透,明悟事理,修行時喝一喝幾乎少有凝滯,可以加快幾分修行的速度,甚至據聞還有延壽之妙用”孔安國笑道。 “竟是如此好茶”張學舟驚呼道。 “此茶乃人在西域一處長壽深山中采摘,隔咱們有上萬裡之遙,否則我都想邀東方兄去再采摘一些”孔安國道。 “這長壽深山可是什麼秘地”張學舟問道。 “不錯”孔安國點頭道:“那秘地是一方大山,而山中就長了一株茶樹,我們推衍了很久,那地方應該在我們這兒往西南方向一萬二千裡之處!” 孔安國伸手指了指方向,又唏噓伸手指向的方位是一碼事,而要繞到目的地又不知是幾萬裡之遙。 “要麼有能翻山越嶺之法器,要麼擅長飛縱,我們才能趕到這長壽深山采摘”孔安國道。 “安國兄真是見聞多廣!” 張學舟不免驚歎。 茫茫上萬裡之遙顯然不可能因為伸手一指方向就讓張學舟尋覓到,張學舟也隻得心中感慨。 “見聞廣博也沒什麼用”孔安國笑道:“沒有實力的見聞就是一樁空談,做不得任何用處!” “安國兄一年不見,如今已經踏入化體境,修為精進速度是我從未所聞”張學舟道:“但凡安國兄潛心修行,將來真我境指日可待!” “哈哈哈!” 孔安國豪爽大笑。 “看來我這種修行嚇到東方兄了”孔安國道:“我少時便有不間斷的修行學習,隻是一直屢屢尋求最完美修行的方式,從而壓製了修行,等到恰逢東方兄入境,以往籌備的諸多就彙成河流彙入了我身體。” “原來是這樣” “對我而言,修行境界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先例可以參考,也不構成困惑,從來沒有需要解惑的時候”孔安國道:“阻礙我的隻是身體條件,而這種條件可以憑借丹藥、珍品、寶物推動促進,隻要舍得投入就會帶來快速的推動!” “看來需要預備充足知識,也需要預備充足的修行條件!” 孔安國並不避諱自己修行快速的原因。 他讀書明性堪破一切,而孔聖傳承更是一直照拂著他們後人。 對孔安國而言,他當下更像是重走修行路一般,隻要滿足條件就能衝擊向上,這種勁頭會直到神通境才止住。 這是傳承帶來的力量,而後則是需要他走出傳承踏出自己的路,從而登陸神通境。 “東方兄不必羨慕我”孔安國道:“我承蒙祖先太多恩惠,想打破祖先的禁錮更難,看似我短短時間踏入化體境,但這輩子無緣神通境都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安國兄怎可如此說!” “這隻是事實罷了,我所在的一切路都是先祖鋪好的路,這是他的路,而不是我的路,我借助了這種便利,就要承受這種便利的反撲,想踏出自己的路難之又難!” “安國兄將來必然堪破神通!” “承您吉言!” 孔安國的修行路非常快,快到讓諸多天才黯然失色。 但這種走前人路的代價就是神通境必然緩慢,甚至有可能無緣神通境。 而想達成對方這種快速修行條件的難度極高。 這是知識與資源的堆積,也有先祖對這條修行路進行了優化處理,能讓孔安國等人用最小的代價通過不斷修行向上。 對世上九成的修士來說,神通境是一座大山,而孔安國的修行已經直接踏入了諸多人修行的儘頭。 哪怕張學舟也很羨慕這種快速通達,他現實中諸多朋友壓根不需要什麼神通境、唯我境,但凡能通達真靈境都算是功德圓滿。 張學舟一時間對儒家的修行多了興趣,不再如往昔一般死死吊在陰陽家修煉術上。 “此事倒也無妨,我們儒家並不忌諱門戶之見!” 等到張學舟提及想向孔安國學習修行,孔安國還頗為高興,並沒有其他學派修行機密不可言的情況。 張學舟以往也和董仲舒探討過儒家的修行,但儒家修行內容過於分散,需要攻克的典籍太多,沒幾年時間難於入境,張學舟也無力翻譯如此龐大複雜的內容。 而陰陽家厚重的境界術底子難於替換,這也成了壓垮張學舟向其他學派學習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能讓孔安國迅速通達修行,張學舟確定孔安國身上應該有儒家最初原始的修煉術。 對於不曾修行陰陽家的人來說,這種快速通達的傳承值得重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