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心動的朱元璋【求全訂】,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墨色江南,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正文卷第二百四十八章心動的朱元璋【求全訂】大明皇宮的皇極殿內。

  朱元章正看著手中的一封軍報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眼神。

  朱瀚進來之後,他看著朱瀚說道:

  朱瀚結果情報一看,原來是關於王保保這些蒙元殘餘下落的彙報。

  自從王保保被徐達偷襲喪失了尹力巴裡地區之後,就一路率軍西逃,根本不敢向東反擊。

  開始的時候,明軍在徐達的帶領下,先在當地穩固防守,修築堡壘,囤積糧食,做好了一切防守的準備。

  但卻遲遲不見王保保等蒙古大軍前來攻打。

  甚至於連蒙元軍隊任何蹤跡,都看不到了。

  一時之間。

  明軍對於蒙元朝廷到底去了哪裡?

  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終於,現在徐達派人送來了情報。

  在上麵寫著,根據一些商人的描述,還有一些抓獲的金帳汗國潰兵提供的說法,王保保率領蒙元殘餘擊敗了金帳汗國的軍隊,攻破了薩來城,殺掉了金帳汗國可汗納兀魯斯。

  朱瀚也是大為驚訝。

  他對老哥朱元章說道,

  朱元章對於這個情報也是非常的意外,他用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說道,

  朱元章剛才已經在地圖上看了一下,金帳汗國的薩來城距離大明控製的哈密一帶,最少也得有四五千裡之多。

  這麼遠的距離,再加上中間全是窮山惡水的戈壁和草原,大明的軍隊根本不可能追殺過去。

  哪知道朱瀚卻對這個情況絲毫不以為意。

  他把手中的情報奏折放下,對老哥朱元章笑著說道:

  朱元章一聽這話,頓時一陣疑惑不解。

  朱瀚說道,

  朱瀚可不是那種隻知道猛打猛衝的愣頭青,他肚子裡不僅有一堆的戰術戰法,更是有許多合縱連橫的計謀。

  現在王保保跑了那麼遠,已經對大明構不成什麼威脅。

  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合縱連橫的外交手段,效果遠比耗費巨大的軍事行動要有用的多。

  朱瀚所說的合縱連橫,乃是一個國家政權成熟的標誌之一。

  他隨後向老哥解釋了自己的想法。

  大明現在的軍事力量已經算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但是要想再占據更多的陸地地盤,就要受限於現在明軍自己的投送能力。也就是說,大明現在想要把一個士兵派到萬裡之遙,不僅要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囤積物資和運送士兵,而且還要承擔後續的維護花費。

  這是一筆巨大的開銷,足以讓朝廷財政都陷入非常吃力的窘迫境地。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在超過這個投送能力極限之後,一旦在邊疆的戰爭當中露出任何一點劣勢。

  隨後的補充都是非常的困難。

  比如大明現在在哈密一帶布防的軍隊,耗費的糧草是在遼東布防軍隊的五倍有餘。

  而且,

  這已經是把西北地區所有的運輸車輛和馬匹都使用上的情況,一旦明軍在哈密地區遭受了損失,至少五年之內是沒有辦法填補傷員缺損的。

  所以,大明現在在邊疆地帶儘量減少大規模的消耗作戰,改為利用自己自身的政治軍事優勢,從文化和心理上鞏固邊疆。

  老哥朱元章對於這個新冒出來的概念又是一陣驚奇。

  這令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朱元章的印象當中,開疆拓土無非就是政治和軍事。

  政治上鞏固籠絡人心,軍事上打服對手,除此之外他想不到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

  朱瀚微微一笑,繼續對老哥解釋道,

  朱瀚說的這話可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現在哈密地區,因為之前蒙古人的壓迫,自然都投靠了明軍的麾下。

  一旦安定下來,當地人數上占據優勢的畏吾兒等人,恐怕會有其他謀求自主和分離的心思。

  大明到了那個時候要想維護邊疆的統一,可就要耗費極大的精力了。

  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從開始就雙管齊下,在軍事政治手段的同時,立刻從文化和心理入手,把他們給徹底同化過來。

  朱元章立刻問道。

  「其實,說起來也簡單。這些邊疆民族與我們曾經有過共同的敵人,那就是騎在頭上作威作福的蒙古人!

  蒙古人現在已經被趕跑了,時間一長,沒有了共同的敵人,他們與我們之間恐怕也難免會產生新的矛盾。

  其實大多數的矛盾都是因為彼此之間溝通不好,我們說的一件事情在他們聽來,卻會認為是另外一件事情,所以首要任務就是在邊疆地區大力推廣大明的官話和漢字。做到車同文書同軌,把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做過的事情,在遙遠的邊疆地區再做一遍!」

  聽到朱瀚這話,老哥朱元章非常讚同的點點頭。

  他一邊撫著自己精心留出來的兩撇胡須,一邊點頭說道。

  朱元章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

  聽到老哥朱元章的話,朱瀚非常有自信的點點頭說道:

  老哥朱元章一聽這話,頓時臉色都激動的通紅起來。

  朱瀚不緊不慢的說道,

  朱元章聽到這話也是露出滿意的微笑。

  自從蒙古人崩潰之後,草原上就一直受北平都護府的管轄。

  那裡的蒙古王爺們已經被大明儘數收編,他們全部交出了手中的草場和山林土地。

  絕大部分的蒙古王爺都搬到了北平去享清福去

  了。

  這些交出來的土地,大明也不是白白占有,而是每年付給他們租金。這些土地和草原被分配給蒙古各個部落的牧民,牧民們不再受王爺和領主的管轄,而是直接受大明官府的管轄。

  這樣一來,就省了一層賺差價,他們上交的稅賦和貢品就少了非常多。

  牧民們生活比原來提高了好幾個檔次,幸福度一上來,對於大明自然是發自內心的擁護。

  朱瀚緊接著說道,

  老哥朱元章自然是聰明人,經過朱漢這麼一說,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對朱瀚說道:

  朱瀚點點頭說:

  朱元章隨後又說道,

  朱元章這個話說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哈密那裡的情況,跟草原上有很大的不同。

  當地雖然也有大片的土地,但許多都是戈壁沙漠,幾乎所有的人口都聚集在一些綠洲和部分草原上。

  就算把他們的上層貴族手中土地,全部都掌控在官府手中,分配給下層百姓,每個人也不會非常多。

  朱瀚笑著說道:朱元章頓時明白了朱瀚的意圖。

  商業的重要性,朱元章現在可是深有體會。

  大明現在國庫充沛,有很大的功勞就是因為江南地區和幾個港口的商業繁榮,為官府提供了大量的稅收,才可以供養如此龐大的軍隊和官員,而且還有很多的財力去實行普及新學教育。

  當然朱瀚所說的讓利給中下層百姓,絕對不是對他們敞開聖母情懷,隻給他們送好處送溫暖,而不提什麼要求。

  朱瀚的策略是讓這些哈密地區的中下層百姓和商人們得到經濟上的實惠,改善他們的民生和條件,而對於他們其他方麵的訴求,則要嚴格按照大明官服的製度進行。

  比如什麼尊重特權,是絕對不可能獲得允許的,無論他是維吾爾人還是哈撒人還是蒙古人,或者說是漢人,都必須應該服從大明官府的管理。

  當然也不論他們是什麼宗教信仰,所有人在大明律法麵前一律是人人平等。

  這話聽起來平平無奇,但真正實際實施之後,將會讓大明朝廷受益無窮。

  朱瀚說的之後這番話,可絕對不是沒有根據的。

  後世曆史上各地民族主義抬頭,造成各種分離勢力崛起,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讓大明將來嚴守這三個治理邊疆的策略。

  第一就是推廣大明的文化。主要是官話和使用漢

  字,讓這些邊疆民族的百姓們知道自己屬於中華文化一部分。

  第二個則是斬斷這些邊疆貴族和普通百姓們之間的聯係,具體手段參考在草原上分化打壓各個部落的貴族。

  采取贖買或者租賃的方式把他們手中掌握的土地草原等生產資料給收歸國家所有,然後再由國家把她們分配給需要的普通百姓,從而建立起國家朝廷直接管轄百姓的製度,杜絕了這些民族主義崛起的土壤。

  第三步,這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邊疆上的官府都要嚴守底線,而不是一味的姑息縱容,這個底線就是各族平等,各種文化都必須以中華文化為中心,各個民族的文化再燦爛輝煌也不能夠成為他們分離割據的理由,堅決杜絕以鬨治國,或者換一句通俗易懂的話說,堅決杜絕那種會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政策。

  隻要做好了這三條,那麼將來大明的邊疆必然會穩固。

  老哥朱元章與朱瀚商量之後,便決定把這些國策以將來祖宗之法的名義徹底固定下來,畢竟這三條國策的前瞻進步性,足足領先這個時代數百年。

  哪怕到了現代文明社會,也是行之有效的。

  讓後世的子孫和朝廷遵守,必然沒有半點害處。

  說到這裡,朱瀚便又向老哥朱元章提醒道,

  朱瀚的話讓朱元章確實有些心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