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二章 幸不辱命,從水猴子開始成神,甲殼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嘩啦,嘩啦。 黑色長尾蕩開稗草。 烏龍腳踏河岸漫步,穿梭草叢,低頭嗅聞,忽然止步,豎直耳朵,一動不動地盯視水麵。 半截鱔魚探出洞穴,張合扁口,浮水呼吸。 烏龍腦袋一點一點靠近,投下的陰影遮蔽天光,鱔魚覺察不對,要往回縮。 嘩啦! 烏龍猛地張嘴,一口咬住鱔魚腦袋,仰頭拖出洞穴,瘋狂撕咬甩動。 水花四濺。 斑斑點點的腥血灑落土地。 吧嗒。 斷掉半截的無頭鱔魚扭動不停,小江獺相繼上前爭搶,捏住鱔魚身,爪子熟練地開膛破肚,抽出脊骨,嚼牛皮筋一樣分食鱔肉。 一條小一斤的大鱔魚眨眼入肚。 “好狗!過來!” 梁渠站直身子,喊烏龍到田岸邊來,趁其不備,滿手淤泥全塗抹到狗頭上。 烏龍用爪子扒拉毛發,發出嗚咽,走出幾步,一個甩毛,把泥點子全甩出來。 劈裡啪啦,漫天泥星。 垂鉤釣蝲蛄的龍人,龍女無一幸免。 龍女抬手拭去臉上泥點,幽幽地盯著梁渠。 “咳咳。” 梁渠麵露尷尬,裝作無事發生,從淤泥中拔腿,跟上溫石韻,把抓到的鱔魚送進開倒刺口的木桶。 這一條黃鱔目測有三兩多,在溫石韻的手裡拚命掙紮,愣是逃不出去。 四五歲的小孩,力氣一點不小,陳叔家的小順子絕對做不到,世孫出生後指定吃過不少好東西。 “師父,有蝲蛄洞!” 梁渠揮揮手。 獺獺開麻溜地串上剝皮的黑斑蛙腿,雙爪遞上釣竿。 鉤子適才拋進洞裡,蝲蛄就死死夾住不放,輕鬆拽出,比抓黃鱔要輕鬆許多。 數百畝水田,有專人看顧,除去自己人,平日根本沒人敢來抓東西,“物資”豐厚,連“餌料”都取之不儘,稻蛙田裡的黑斑蛙隨取隨用。 八個人的閒釣,根本用不著多少。 反倒是木桶,單單沿河岸的幾畝方田走過來,鱔魚就裝滿一個大桶,龍蝦兩個,隱隱有些不夠用的態勢。 梁渠突然理解徐嶽龍的簡單快樂。 縱使有水脈感知,哪裡有鱔魚,龍蝦,知道的一清二楚,控個水就能抓出來,但真沒有自己親手垂釣來得有趣。 洞裡有沒有,咬鉤牢不牢,到底有多大……凡此種種,帶來的興奮感不亞於“賭博”。 貴為武聖親孫,溫石韻從未體驗過此等鄉野樂趣,光著腳滿地跑。 倘若草叢裡驚現水蛇,更是緊張刺激。 “師父,快來……” “小心摔!” 良辰易徂,日光漸斜。 夕陽透過一層薄雲照了下來,光色有些暗淡。 肥鯰魚甩尾下潛,露出橙亮的脊背。 獺獺開臂彎裡各拎一隻大桶,邁著步子屁顛屁顛跟在“泥娃娃”溫石韻身後,阿威趴伏頭頂,時刻警惕水蛇出沒。 嘩啦 龍女褲腿挽到膝蓋,坐到田埂邊,小腿攪動水浪,黑黝的淤泥薄霧般蒙蒙飄散,像是玉匠用砂紙打磨掉了黑色石皮,露出裡麵的白脂軟玉。 濯洗乾淨。 龍娥英手拎鞋襪,穿上備用木屐。 龍瑤,龍璃踮起腳尖,向禾苗間的長老揮手。 “走了!石頭!” 梁渠招呼。 半陷稻田的溫石韻艱難跨步,烏龍咬著衣角,幫忙拖扯上岸。 泥漿漸乾。 水影波光不見,人,獺沐浴橙光,黑犬站立田埂,甩尾眺望。 滿載而歸。 “你小子,挺有閒情逸致啊。” “舅爺!” 梁渠放下釣竿,抬頭見蘇龜山躺靠在二樓陽台看書,知曉這是來吃晚飯的,多半從哪聽到今天吃鱔魚。 “黃州準備去多久?” “來回路上,住十天半個月,再逛逛巴水、彭澤、廬山,七八十天?” 蘇龜山放下書卷。 “七八十天?你小子怎麼不直接乞骸骨?” “我沒及冠,能乞骸骨嗎?” “你寫,我給你批!” “咳,批假條嗎?” “怎麼兩三日不見,你小子金身又有長進?” 梁渠大驚:“舅爺煉有瞳術,這都能看出來?” “你這金身煉的,臉皮刀劈不進,斧鑿不穿了,還不是大有長進?”蘇龜山冷嘲,重躺下擺手,“找徐嶽龍去,他給伱批就夠了,沒必要來找我,官員都有大病假,不超過百日就成。” “舅爺威武!早晚能大脯天下!多吃五百年的好酒好菜!” 梁渠道完祝賀,回屋衝涼,換身乾淨衣裳。 灶房外。 小江獺坐個板凳幫忙,爪子揪住脊椎一捏,一撕拉,整條鱔魚的脊骨被完全剔下。 乾乾淨淨的鱔魚肉堆積盆中。 “師爺!” 關從簡跨過大門,大搖大擺地進來,手裡拎著兩個網兜西瓜。 “從簡,你怎麼又來了?” “師爺武骨升華,這麼大喜事,該連辦十天流水宴的,我這才來吃幾天?” “煉金鐘罩的也不差啊。”梁渠感慨。 關從簡不解:“什麼金鐘罩?” “沒事,上回跟你說的,你師父那決定怎麼樣,要不要順路一起,再過半個月,我船造好就要走了。” “一起一起,我師父就等你定日子,反正早些晚些的功夫,不如就和你們一塊,有個照應,緝妖司那邊,假都提前請好了。” “成,到日子我喊你們。” 刺啦! 熱油潑灑,濃烈的蔥薑蒜味爆炸開來,燙好的鱔魚絲端呈上桌。 梁渠拍拍手。 “舅爺,吃飯了!” 梁宅裡的日子過得充實而忙碌。 大澤裡的熱鬨更是一刻不得停歇。 “奇怪,丙火日明明過了好久,怎麼近岸大精怪數目不減反增?” 河泊所主簿李壽福翻閱檢查半月來的河伯,河長彙總,發現蹊蹺。 黃平昌問:“有傷人嗎?” “那倒沒有,就是目睹的鄉民在變多,整個平陽府靠近大澤的縣,全是如此,不是一隻兩隻,而是一群,什麼樣的精怪都有。” “儘快上報吧,出了事,咱們可擔不起。” “倒是。” 清晨。 三個小孩躺在後院西廂房二樓,老蛤蟆的雅座上觀湖望天。 陳叔家的兩個,溫石韻一個,全愛到花園池塘玩,隻第二天碰個頭的功夫,就成了朋友。 哢嚓哢嚓。 三人扒拉胸前口袋,裡麵裝滿炸酥炸脆的鱔魚骨,撒一把薄鹽,和零嘴一樣。 “小石頭,走了!” “來了!” 溫石韻係緊裝鱔魚骨的口袋,和新認識的小夥伴告彆,翻著欄杆跳下。 屋簷下的張煦一把抱住,順帶把另外兩個小孩一塊抱下。 “已經是第三日了,再不回去,世子妃該不放心了,有勞梁水使照顧。”張煦牽著世孫手告彆。 “無妨。”梁渠按住溫石韻的腦袋,抓亂頭發,“石頭是我弟子,我不照顧誰照顧?有空就帶他來玩,秋天,冬天,江淮好玩的還有很多。” 溫石韻咧嘴開懷。 …… 九月下旬。 青木福船轟隆下水,濺起的水浪溢到岸上,短暫的飄晃後,穩穩當當。 “大人,幸不辱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