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油條熱乾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參軍入伍,從箭術開始修行,豆漿油條熱乾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石哥兒,你真的要去參軍?” 臥榻之上。 陳三石和顧心蘭依偎在一起。 “是因為順子家的事兒嗎?” “是,也不全是。” 這隻是刺激到陳三石的其中一點。 他聯想到了秦風。 自己殺死秦雄,雖然沒留下任何證據,但誰知道他弟弟會不會懷疑到自己身上?會不會也用出這種手段,他到時候怎麼應對。 再或者,對方萬一不講證據,就是要對他下殺手,又能怎麼辦? 他甚至連習武之人的境界劃分都不知道,光憑一張弓,真能護得住自己這個小家周全嗎? 至於安穩? 從他穿越過來,被秦雄盯上的那刻起,就不複存在了。 就算不提前下手,也會被找機會迫害。 參軍。 不僅能習武,還有機會獲得地位。 往上走,各個方麵的往上走,是在亂世求安穩的唯一正確方式。 陳三石輕聲道:“怎麼,你不想讓我去?” “你是一家之主,想做什麼你說了算,我就是怕你有個三長兩短……” 顧心蘭嘴上說沒意見,語氣卻含著幽怨,杏眼也變得水盈盈的,顯然是擔心自己變成一個人。 “烏鴉嘴,再亂說給你堵住!” “不要,唔……” 長達兩個時辰的激烈商討後,夫妻兩人達成一致意見。 陳三石沒有急著睡覺,拿起書本翻閱起來。 不知不覺間,他徹底沉醉其中,熟練度平穩的增加著。 達到某個節點後,他倏忽間有所頓悟,看著書籍上的文字,覺得變得淺顯易懂,以前不能理解的東西,全都豁然開朗, 【技藝:讀書(精通)】 【進度:(0800)】 【效用:七竅玲瓏、精神煥發、過目不忘】 七竅玲瓏? 不同於箭術直接強化身體,讀書帶來的變化沒辦法直接看到,需要用心體會。 陳三石最直接的感受,是看書時能夠輕鬆理解內容,並且融會貫通記在腦子裡。 “對我習武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就是進階要求,怎麼漲這麼多?” “而且僅靠這帶給我的提升,越來越慢了,看樣子要多讀不同的書才行。” “箭術也是一樣的。” “重弓隻有軍隊才有。” “參軍入伍,勢在必行!” 合上書,他也沉沉睡去。 …… 次日。 太陽照常升起。 陳三石拎著臘肉和糧食進城。 “縣城戒嚴了?” 他遠遠就看見城門口有披甲士卒挨個盤查進進出出的行人,打聽才知道,先前刺殺蠻族縣令的武者不僅沒抓到,反而潛伏回來,殺了城南雲鶴武館的館主。 “狠人啊!” 陳三石感慨。 搜身盤問過後,他順利來到集市,找到老徐頭。 “既然你想清楚了,就跟我來吧。” 老徐頭兒倒也沒客氣,收下東西後牽出一輛驢車,帶他出城:“我帶你去找我兒子。” 大盛軍戶,是世襲製。 假如你父親是軍戶,那麼你家祖祖輩輩都是軍戶。 父親乾完兒子接班,即便沒有兒子,也會從族內找其他男丁補充,以此來維持軍隊數量。 按照老徐頭兒的說法,軍戶戶籍是有數的,放在鼎盛時期很少會招收外人,如今想招人,卻很難招得到了。 建國初期那會兒,軍戶待遇很不錯,按家裡人口發糧餉,免費習武,冬天還發冬衣,生活水平普遍在中農以上。 可慢慢的,一切就都變味了。 軍田數量不知怎麼就越來越少,士卒們的勞役越來越重。 老徐頭兒說他剛參軍那會情況最嚴重。 很多軍戶僅靠糧餉吃不起飯,不得不去給附近的鄉紳、武館當佃農,更有甚者幾乎淪為家奴。 走投無路之下,很多軍戶乾脆逃跑。 有段時間整個涼州衛,逃跑人數達到誇張的一半之多! 直到後來內閣首輔嚴良上任,耗費十年心血力挽狂瀾,才讓衛所製度維持至今還未崩潰,但戰鬥力卻是很低下了。 涼州邊疆名義上足有二十九衛,十六萬餘軍戶士卒,實際上能有十萬往上就算不錯了…… 真正鎮守長城的主力,是督師大人手底下的八大鎮北營,那才是震懾蠻族的精銳之師。 八大營待遇優厚,但是隻収精銳,隻有先在衛所混出名堂,才有機會加入鎮北營。 兩人一邊聊著,不知不覺間就離開鄱陽縣城。 鄱陽縣城以西,是虎頭山脈,以北,是邊境長城。 縣城和邊境長城中間,就是軍隊所在之處。 衛所駐紮並非電視裡的大片大片的營帳,而是建造了一個個居住的鄉村。 如果不打仗,士卒們也就過著日出耕種日落回家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各個鄉村之間的軍營,相當於指揮所和訓練場地。 “鄱陽縣雖為邊境,但因為有龍虎山脈隔著行軍困難,一般不需要直接麵對蠻族的大部隊,往往都是小股的騎兵,相對而言還算安全。” “籲——” 老徐頭兒把驢車停在軍營外,示意少年跟著進去。 “你要參軍?” 老徐頭屬於老來得子,他兒子年紀不大,約莫不到三十歲,留著短須,精神十足。 得知是老爹熟人的孩子,也沒多問,幫忙登記入冊。 “軍戶每年免糧稅。” “如果你是一個人的話,月餉四錢銀子,有妻子的七錢銀子,五口以上一兩銀子。” “我爹說你會打獵?” 老徐頭搶先說道:“小石頭可了不得,鄱陽縣城外方圓幾十裡的村村落落,如今都知道他是打獵的好手!” 徐斌點點頭:“你之後如果當不上武卒,也不用去陣卒,可以當弓兵,月餉有一兩五錢銀子。” 來到軍營裡負責管理軍籍名冊的登記上報,又領了一身舊甲,一頂紅笠帽,和一冊功法秘籍。 泛黃的線裝冊子封皮上,寫著《兵卒基礎槍法》四個大字。 拿好東西,才此刻開始,陳三石就是一名大盛朝的邊疆士卒了。 他所在的單位全名,叫做“安定府戍邊前衛鄱陽左軍千戶所”。 “最近零零散散,也算是招了些人。” “明天你正式來營報道,到時候百戶大人,會在演武場上講話,並且向你們傳授武藝。” “記得好好準備準備,參軍一開始的表現,關乎著你一輩子在軍中的前途。” “一旦淪為陣卒,這輩子都不會再有機會往上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