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油條熱乾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請父皇赴死,從箭術開始修行,豆漿油條熱乾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 黑衣僧人恭恭敬敬地說道:“貧僧有一事相求。” “何事?” 隆慶皇帝揮動拂塵:“但說無妨。” “阿彌陀佛。” 黑衣僧人幽幽道:“素聞大盛皇帝陛下想一心向道,是個內心清淨的出家之人,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可……” 他話鋒一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陛下既然身為一國之君,就應該以江山社稷為重,此乃應儘之責任。 “修仙問道之事,本該是貧僧這種山野之人才能去做的。 “若陛下執著於此…… “不如讓出大位,也好專心潛修,說不定反而能在仙途之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是啊陛下。” 一名百餘歲的前朝老臣,皮膚像是枯樹皮般,在數人的攙扶下好不容易跪下。。 此人。 是皇帝之師,當初的太師,以文封國公爵位,在朝中威望極高。 “陛下!” 他的聲音由於過於衰老,已然有些聽不清楚:“縱觀古往今來,陛下已然是在位最久的帝王,將來必定名留青史,倘若再行上古三帝的禪讓之事,就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徐太師,朕早就賜過你上朝不拜的特權,何必行禮呢?” 隆慶皇帝竟然是直接對著前來逼宮的人們下令:“你們還不趕快把太師扶起來賜座?” “這……” 範天發等人一怔。 但最後還是按照吩咐去做。 “陛下!” 徐太師坐在椅子上,也還是堅持說道:“老臣有沒有椅子休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大盛朝的江山需要休息。” “行了,朕聽明白你的意思了。” 隆慶皇帝打斷道:“伱們無非是覺得朕老了,昏聵了,想讓朕退位,好啊,那你們說說,朕退位之後,你們舉薦何人繼位?” “阿彌陀佛,自然是太子殿下。” 黑衣僧人轉動著念珠:“於情於理於禮,都應該由監國已有四十餘年的太子殿下繼承大統,方能安定天下,令大盛朝繼續昌榮。” “太子是不錯。” 隆慶皇帝心平氣和地說道:“他打小就孝順,人也勤奮,抱負也夠,能力也不差,你們說的這些都沒有錯,朕是應該傳大位於太子。” “……” 黑衣僧人撥弄佛珠的手指停頓。 從他們闖入寢宮之後。 一切都太平靜了。 老皇帝對於他們的態度,簡直就像是一場普通到不能再不普通的朝會,仿佛真的是在議論退位立儲的事情,而不是一場逼宮政變。 但皇帝是老,不是傻。 這麼大的動靜,怎麼可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在大多數人看來。 老皇帝無非是體麵識相。 “陛下如果真這麼認為,就再好不過。” 黑衣僧人雙手合十:“那就請陛下擬詔吧,貧僧在此許諾,陛下退位之後為太上皇,可以居於昆侖山潛心修行,絕對無人打擾。” 他說話間。 早就人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筆墨和帛書。 “好啊,好啊,看得出來,你們都是有憂國憂民之輩,今日所為,也是為我大盛朝的社稷著想,大盛朝能夠你們這麼一群忠臣良將,江山無憂,隻是……” 隆慶皇帝頓了下,明明音量沒有變化,偏偏說出來的話,令人不寒而栗:“朕,真的老了嗎?” “……” 群臣沉默,麵麵相覷,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從年紀上說。 今年陛下九十九歲,馬上就要過一百歲。 自然是老得不能再老。 老百姓有句話,叫作“人過七十古來稀”,就算是高官家庭,靠著寶藥養身體,能過八十就算是高壽,活得更久的,萬中無一。 餘太師如今一百零二。 是活得久,但是眼看就是近兩年的事情。 但反觀皇帝陛下…… 中年時期病魔纏身,即便後來修道,也三天兩頭抱病,五六年前,更是一副行將就木的模樣,直到兩年多前,一切忽然好轉。 彆的不說。 數日前。 皇帝率領文武百官登山賞景就看得出來,年紀越來越大,但身體越來越好。 “都不說話?嗬嗬” 隆慶皇帝輕聲笑道:“看來,在你們的心中,朕也不是老的馬上就要死啦,又何故提出退位之事,就不怕朕退之後,天下大亂?” “陛下,此言何意?”黑衣僧人說道,“太子繼位乃眾望所歸,又怎會天下大亂?” “太子是儲君沒錯,可是諸位愛卿……” 隆慶皇帝語速依舊不疾不徐,聲音依舊令人如鯁在喉:“你們是不是忘了,太子多病,今日又受驚擾,好不容易才卸下監國重擔,準備好好休息一段時間養養身子,你們就跑來鬨這麼一出戲。 “是準備讓太子拖著病體繼續操勞國事,然後活活累死? “他是太子,是儲君,更是朕的兒子。 “你們不心疼,朕這個當爹的心疼。 “如果你們非要繼續堅持要把太子推到台前來的話…… “那朕就可真要懷疑。 “在這群忠臣良將之中,真的有那麼一個兩個害群之馬,彆有用心之人了。 “曹樊,皇爺爺說的對還是不對?” 最後。 他輕輕抬眸,看向站在角落裡一直沒敢說話的曹樊。 “皇爺爺……” 來之前。 曹樊再次三定決心,可當他真來到這位麵前的時候,還是有些控製不住的恐懼,他來到眾人前,輕輕跪在地上:“皇爺爺說的對,父王他身子確實一直不好。” “看吧,朕的孫子也知道。” 隆慶皇帝坐在地上,可是眼神像是在從天上俯瞰他們:“朕記得,前朝燕國的孝宗皇帝就是如此,在病重的時候硬生生逼著上位,不出兩年就操勞而死,留下尚且青澀的太子,留下主弱臣強的局麵,然後就開始禍亂朝政。 “前燕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由盛轉衰,不久之後又發生了七王之亂。 “看來。 “你們當中有人,書讀的不錯,還懂得活學活用啊。” 一場逼宮政變。 本該來勢洶洶,速戰速決。 結果從進門之後就不對勁。 幾句話辯論下來。 本來以“社稷”為理,想逼迫皇帝退位的群臣,逐漸失去繼續下去的理由,竟然是不知道該如何答話,也失去了一開始的氣勢。 “陛下。” “我等絕無此意!” “我等都是日月可鑒的大盛忠臣,所作所為,都是為江山社稷!” “……” “朕相信你們,你們也是受到奸人挑撥,一時糊塗。” 隆慶皇帝沉聲道:“現在醒悟還不晚,都先出去吧,有什麼事情明日早朝的時候再說吧,朕有些乏,準備休息了。” “這……” 群臣不知所措。 “阿彌陀佛!皇帝陛下,倒是有一手詭辯的好手段!” 關鍵時刻。 黑衣僧人加重語氣,他清楚是沒有辦法維持住表麵上的客氣了,隻得開始抨擊:“那我們就來談談,陛下閉關修道的這些年,縱容奸佞之臣製造出的朝廷亂象,導致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而不得不退位的七宗罪。 “一,數十年前,陛下強製要求全國種植無用之靈禾,占據足足十分之一的耕地,這十分之一,恰好就是百姓每年僅有的餘糧,至此之後,豐年百姓勉強果腹,每到年末家家乾乾淨淨,一旦災年,就是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敢問陛下,這些毫無用處的‘仙草’,每年收入國庫之後,到底用來乾什麼了?除去削弱我大盛國力之外,還有什麼作用?! “二,二十年前,陛下光是修建萬壽宮,就耗費當年國庫一半的銀子,所用木材都是從數千裡之外耗費無數人力運去京城,導致當年連賑災的銀子都沒有,接連引起三場叛亂。 “三,南方的土地…… “…… “七,也是陛下所作所為之中,最令天下百姓無法忍受的,雲州十日!當時的雲州,處處透漏著詭異,怎麼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門戶大開,任由蠻族之人屠戮我大盛朝的百姓! “開戰之前! “陛下還私下秘密接見蠻族使者! “試問陛下,是否串通巫神教徒,用我大盛朝的百姓,進行了一場血祭! “雲州十日之後,蠻族厲兵秣馬,愈發強盛,陛下所作所為,豈不是在等於幫助賊寇對付我大盛。 “陛下,何故叛國?! “有此七宗罪! “陛下還有何顏麵自稱君父,自稱大盛天子?!” 隨著一樁樁罪行擺出。 先前在老皇帝詭辯之下有些茫然的群臣,再次變得群情激憤。 隆慶皇帝聽完對方的一條又一條的陳列罪狀,平靜的臉上終於有了反應,但既不是愧疚,也不是憤怒,而是……輕蔑! “仙人自有仙人事,庸人自有庸人擾! “臣子自有臣子該做的事情,君父也有君父要解決的困難。 “你們說…… “靈禾無用! “爾等臣民可知,如今西齊、東慶乃至南徐,也都在種植靈禾,難道他們也是故意損耗自己的國力? “如果不是朕和仙人溝通,這天下,早就大亂! “是朕,替天下,替文武百官,承擔了這罵名! “至於其他的…… “朕是君父,沒有必要事事向你們解釋。 “都給朕——退下!” 一聲龍吟。 在隊伍的末端,竟然是有數人嚇得當場跪下。 “阿彌陀佛!貪婪無德之人,還在這裡空口狡辯!” 黑衣僧人同樣提高聲音:“諸位施主,還不趕緊,請陛下退位?” “請,陛下退位!” 事已至此。 就算是心中有懼怕。 在場之人也明白早已沒有退路,他們齊聲高呼,如同雷震。 “離九霄而應天命,情何以堪;禦四海而哀蒼生,心為之傷” 隆慶皇帝沒有再答,而是再念出兩句詩詞後,重新閉上雙眼,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與其無關。 “鏗——” 兵刃出鞘的聲音不斷響起。 “陛下!” “今日,你是無論如何也糊弄不過去了。” “如果不體麵,貧僧就隻能幫你體麵!” “……” 黑衣僧人點點,示意眾人動手。 “好大的膽子!” 也就在與此同時。 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鴻,領著十幾名大太監從殿後出現。 在他們的後方。 也有早已準備就緒的錦衣衛動攔住退路。 其中領頭的便是錦衣衛中的武聖,長孫旭升。 最後。 還有十二名蒙著臉的死侍。 “看樣子陛下早就知道今日之變。” 黑衣僧人麵色凝重。 這些人,很明顯是提前埋伏好的,隻等著他們過來。 是誰泄露的? 張癩子? 不應該! 姓張的明顯是奔著太祖遺物去的,以皇帝的作風,絕對不會把曹家的東西分給彆人。 無所謂了。 眼前的這些人。 本來就在黑衣僧人的計算之內。 隻不過,決戰的地點發生改變,不在行宮,而在寢宮。 從戰鬥力上來看,仍舊是他們占優。 黃鴻眯起眼睛,發出的聲音好似針尖般刺痛著眾人的耳膜:“爾等亂臣賊子,還不速速束手就擒,聽候發落!” “閹人!本將軍早就看你不順眼!” “砰——” 範天發大罵一聲,直接從原地消失不見,再出現時已經是在黃鴻的頭頂,他的手中拿著一杆陌刀,爆發出來的可怖力量在大殿穹頂之上轟出一個巨大的窟窿,好似要把整座宮殿都從中間一分為二,狂風鼓蕩之間,屏風、桌椅和裝飾四分五裂。 太監黃鴻,赤手空拳,便是接下這一刀。 “轟——” 兩股力量相撞之下。 黃鴻腳下的地板怦然塌陷數寸,他的另一隻手,以詭異的姿態朝著前方抓去,後者側身閃躲,白骨般的爪子落在木頭上,發出“呲呲”的響聲。 “你們這些閹人,就喜歡玩陰的!” 範天發殺紅了眼。 …… “上!” 錦衣衛指揮同知長孫旭升抽出繡春刀,部下早就和十二名死侍一起,朝著黑衣僧人帶來的手下們動手,數十人混戰在一起。 香火神教之中。 有一名須發皆白的教徒,他的武道境界不過堪堪玄象境界,竟然是朝著錦衣衛之中的武聖而去,手中的軟劍好似一條靈蛇。 “鐺!” 長孫旭升的眼中閃過輕蔑:“受死!” 繡春刀呼嘯而出,其上裹挾著武聖才能夠擁有的“真力”,就要把罡氣所化的靈蛇攔腰斬斷,可也就在兩者相撞的前一刻。 一道道紫色的光暈從香火神教教徒的身上閃爍而起,繼而化作凡人難以理解的力量,纏繞在劍身之上,軟劍所化的靈蛇如同妖物,咬向刀刃。 繡春刀躲閃不及,險些直接失去控製。 長孫旭升本人,更是踉蹌著連連後退數步,他大驚:“妖法?!” “此乃香火神道!” “凡人,還不受死!” 不光是劍。 香火教徒全身都裹挾著香火神力,他一個箭步就再次來到武聖麵前,軟劍刺出的同時,另一隻手掌上的紫氣也化作魔爪,雙邊齊下。 “狗屁神道!” 長孫旭升沒有懼怕,渾身真力激蕩,以至於衣袍幾乎倒豎。 這一次。 他全力以赴,也算是和此人不分上下。 ……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黑衣僧人淡淡道:“呂將軍,還請你去助力苗香主,儘快拿下長孫旭升,越快把他們收拾掉集中注意力,最終的勝算就越大。” “我知道了。” 體如山嶽的呂籍,穿著一身朱紅玄甲,他當即朝著錦衣衛武聖而去,可就在剛剛走出兩步之時,陣陣霸道的真氣驟然從體內爆發,手中的方天畫戟,好似天柱一般,轟然向著身後砸下。 “轟隆隆——” 這一擊。 整座寢宮都跟著震顫,好似地龍翻身! 方天畫戟砸下的地方,更是出現丈餘深坑,一道道蜘蛛網般的裂痕以此為中心擴散蔓延出方圓數丈,地板、基石轟然爆裂,化作漫天的粉塵彌漫開來,遮蔽住半個宮殿的視野。 隻是…… 原本站在此地的黑衣僧人,早已消失不見。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黑衣僧人立於房梁之上,俯瞰著雄壯的將軍:“呂將軍,何故欺我?” “亂臣賊子!” 呂籍緩緩抬起方天畫戟:“人人得而誅之!” “大哥,你、你……” 曹樊滿臉震驚:“你怎麼能如此背信!” 如今看來。 難怪走進寢宮以後就不對勁。 泄密的人。 是呂籍! “唉貧僧早就提醒過殿下,是殿下相信你,可惜,殿下是要失望了。” 黑衣僧人微微搖頭:“既然將軍是此無信無義之人,就休怪貧僧手下無情了。” 他手中的佛珠迸發紫光,顫鳴不斷,拇指輕輕往前一推,就有一名帶著佛家符文的珠子朝著下方之人激射而去。 “我倒要看看,你們這些妖人的妖法,究竟有多厲害!” “轟!” 呂籍堪稱人間第一霸道的真氣和佛珠對撞在一起,陣陣餘波迸發開來,一根兩人懷抱的柱子在可怕的威能下寸寸開裂,然後連帶著宮殿的一片穹頂轟然坍塌,片刻之後,佛珠倒飛出去,但是它沒有墜落,而是在紫氣氤氳下懸浮於半空中,然後飛回到主人的麵前。 “去。” 黑衣僧人再一揮手。 這次,足有五枚佛珠,好似炮彈般接連不斷地砸去。 呂籍絲毫不怵,像之前一樣硬抗,直接把所有的攻擊儘數格擋回去。 如此來來回回,足足有十幾次。 佛珠的數量也增加的八顆。 “呂將軍不愧是人間武聖之中名列前茅的存在,看來貧僧一時半會兒,是奈何不得你了。” 黑衣僧人失去耐心:“既然如此,就隻有先請將軍稍事休息。” “嗡——” 他雙手一扯。 整串佛珠徹底崩開,足足有七十二顆佛珠密密麻麻的漂浮起來,鋪天蓋地朝著呂籍籠罩而去,它們之間相互共鳴,在紫氣的加持下,最終化作一道圓形的紫色屏障,好似一口大碗般將其困在其中。 “咚咚!” 呂籍手中的方天畫戟,每次轟擊都會在紫色光幕上砸出一道裂痕,但終究暫時是被困在裡麵,無法脫身。 在這一場混亂的廝殺之中。 一襲道袍的隆慶皇帝,從始至終都盤膝坐在地上,即便有好幾次,暗器擦著他的臉邊飛過也紋絲不動。 黑衣僧人右手一探,手中憑空出現一根禪杖,他輕如紙人般從房梁處緩緩飄落,然後不再廢話,一杖朝著皇帝的身體砸去。 隆慶皇帝仍舊沒動。 隻是在他麵前,突兀出現一尊大印,迸發出透明玄氣迎接殺機的到來。 “嗡!” 黑衣僧人手中的禪杖震蕩開來,險些失去控製,身子止不住地向後滑去,直到腳下一踩,踏穿地麵後,才終於固定住身體。 他目露愕然:“定國玉璽?!” 定國玉璽。 是傳世之寶。 從上古三帝開始,一直流傳至今,有數千年的曆史。 隻不過,傳說雖有,卻從未有人見識過它的作用,更多的是象征意義。 怎麼…… 在老皇帝的手中。 真的成為法器! “再來!” 黑衣僧人身上的香火神力濃鬱程度再度攀升,手裡禪杖的末端,更是在紫氣的加持下,幻化的無比巨大,好似一塊天降巨石重重落下。 “轟!” 然而連著數次用出渾身解數的攻擊,也還是無法傷到皇帝絲毫。 “黃鴻!” 隆慶皇帝閉著眼睛,胡須在狂風中飄蕩,他緩緩開口:“朕都一百歲的人了,跟人打打殺殺還像什麼樣子?朕賜你定國玉璽,鎮壓這些亂臣賊子。” “轟—— 隻見定國玉璽迸發出更加強大的氣息,將黑衣僧人震退,然後來到酣戰之中的範天發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鴻上方,悍然砸下。 勢均力敵的兩人,在這突然出現的變化中迅速分出勝負。 “轟!” 範天發不得不分心格擋砸下來的玉璽,黃鴻的左手得以死死握住對方的陌刀,右手毒掌找準時機落在其胸口,真力夾雜著毒藥,透過鎧甲侵入體內。 兩者相加之下。 範天發一樣都沒能擋住,先是遭到玉璽轟擊,又中了一掌,整個人化作斷線風箏向後飄去,直到砸穿牆壁後者才衰落在地,接連咳出漱口黑血,他不得不立即敲擊穴位進行排毒。 黃鴻沒有過來追殺,而是一手托著玉璽,直接來到黑衣僧人麵前,與之廝殺在一起,雖然沒有占據上風,可也算是拖住時間。 另一邊。 困住呂籍的紫色結界早就滿是裂縫,像是支離破碎的瓷器,隻差某次關鍵重擊,就能將其徹底摧毀。 長孫旭升在摸索清楚“妖法”的路子後,也穩住情況,逐漸形成壓製。 其餘的,十二死侍等,也都明顯處於優勢。 依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這一場叛亂,很快就要以遭到鎮壓而宣布結束。 “賊人們,還不束手就擒!” 長孫旭升厲喝。 …… 紫微行宮外。 “站住!” 火光衝天的混亂中。 高渤擼著袖子追逐。 嚴茂興在前方狼狽逃竄。 “攔住他!” 他衝著前方幾名金吾衛大喊。 但是大部分金吾衛都在跟鎮東軍廝殺,少數能抽出身來管他的,也都是些陣卒,三下五除二就都被煉臟境界的高渤打死。 高渤順勢從地上撿起一把雁翎刀,就要繼續追殺。 “誒喲……” 嚴茂興慌不擇路,腳下一個趔趄失去平衡,咕嚕嚕順著山坡往下滾,身上的官袍被樹枝、石子之類的尖銳物劃破,身上更是布滿血痕。 “嚴賊,受死!” 高渤手起刀落,就要拿下人頭。 “鐺!” 一杆長槍悄無聲息地出現,死死擋住刀刃,再也無法前進半寸。 高渤緩緩抬起頭,就看見一張年輕的麵孔:“陳大人?玄甲軍?!” 隻見陳三石不知何時返回紫薇山。 在他的後方,更有三千玄甲軍正在趕來。 “高大人。” 陳三石問道:“你和嚴大人有何等仇恨,以至於要刀劍相向,奪人性命?咦?怎麼火光四起,亂作一團,難不成是慶國人打過來了?” “陳將軍!” 嚴茂興大喜過望,一邊爬起來一邊指責道:“造反!高渤和太子他們,想要造反謀逆,你來的正是時候,快快把他拿下!” “哦?” 陳三石滿臉不信:“高大人,果真如此?” “當啷!” 高渤知曉不是對手,乾脆把刀一扔:“陳將軍,話不要說的這麼難聽,我們隻是在清君側而已,鏟除掉這些奸佞,還我大盛朝一個朗朗乾坤! “你來的正好! “加入我們,就是天大的功勞。” “抱歉了高大人。” 陳三石淡淡道:“我不清楚你們究竟是誰在禍亂,也沒有接到任何的軍令,還是先等我去弄清楚狀況吧,來人,帶兩位大人下去休息!” “是!” 趙康等人立即上前,把嚴茂興和高渤都領走。 “大人!” 夏琮望著眼前的場景,滿臉焦灼:“大人,究竟是誰在造反,我們要保護陛下啊!” “我怎麼知道誰在造反?” 陳三石下令道:“你們不要輕舉妄動,先試試看能不能問清楚情況,我也去看看,聽我的鳴鏑行事!” “是!” “……” 交代完畢。 陳三石獨身快速朝著行宮靠近。 途中。 他看到薑元伯和孟去疾兩名武聖的廝殺,可謂是山崩地裂,除此之外,不遠處又有兩道身影,護送著一名老態龍鐘的老翁匆匆前來。 嚴良! 真是熱鬨。 陳三石沒有管他們,趁著混亂溜進行宮之內。 …… “轟——” 薑元伯和孟去疾兩人,上百個回合打下來,互有所傷,繼續打下去也難以分出勝負。 “住手!” “住手啊!” “你們不要再打了!” “……” 嚴良咳嗽著朝這邊走來。 “嚴大人!” 孟去疾雙眼布滿血絲:“你說什麼都沒有用!” “二狗!” 嚴良跺著腳:“能不能聽老夫說兩句話!薑統領,你也先停手!” “嗡!” 薑元伯收刀。 兩人保持著距離,彼此都在調整狀態的。 “二狗,你過來!” 嚴良這才慢慢靠近,他拉著對方來到角落:“你一直以來都對朝廷忠心耿耿,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雲州十日?!” “正是!” 孟去疾回答道:“我孟二狗的一切,都是朝廷給的,我願意給報效朝廷!可是……我報效的人,他不能在背後捅我們的刀子!” “所以,你才跟著高渤他們一起謀逆起事?!” 嚴良年老體衰,每說半句話,都需要經過喘息後才能繼續:“二狗!雲州十日是誰策劃的,咱們先不說,老夫,就告訴你一件事情! “你真以為,高渤他們當初,沒有機會阻止一切的發生嗎?” “你……” 孟去疾一怔:“嚴老,你這是何意?雲州十日,太子殿下毫不知情!否則的話,怎麼會縱容事情發生!” “他們一開始,的確可能不知情,但是後來,絕對有所察覺,至於為什麼不阻止,也很簡單……” 嚴良壓著聲音:“因為這是罪證,用來搬倒老夫的罪證!今夜他們若是真的成了,就是占據大義的一方,而我們,就成了遭到譴責的一方,不管怎麼對待我們,都是理所應當,他們會贏的很徹底!” “什麼?!” 孟去疾難以置信:“高大人他們當初不阻攔,隻是為了所謂的罪證,就放任雲州邊境那麼多弟兄白白死去?!” “這一招很有用,不是嗎?” 嚴良強調道:“你不就是因為這件事情,才倒戈參與的嗎?少了你這個武聖,你覺得他們會少多少勝算?” “不可能!” 孟去疾說道。 “有什麼不可能的?!” 嚴良語重心長地說道:“二狗,老夫年輕的時候也像你一樣,曾經為了新政一往無前!可是後來才發現,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個人能夠決定的! “想要在朝堂上站穩腳跟,就必須想儘一切辦法! “高渤他們自詡清流,實際上呢?不過是假借清流的名義,來汙蔑我等,占據道德層麵的至高點罷了!背地裡做的事情,又能乾淨到哪裡去? “老夫跟你說這些,是想勸你就此收手!武聖命貴,隻要你現在收手,老夫還可以嘗試保你一條性命,最不濟,也不會牽連你的家眷啊!” “我不信,我要親自去問個清楚!” “砰——” 孟去疾驟然動身,眨眼之間就消失不見。 “嚴閣老!” 見狀,薑元伯慍怒道:“你不是來勸降的嗎?怎麼把他放跑了,萬一讓他闖進寢宮,陛下有個三長兩短,如何是好!” “我已經成功勸降了。” 嚴良在侍從的攙扶下緩緩坐下。 “什麼?” 薑元伯看著孟去疾離去的方向:“什麼意思?” “我了解二狗,他跟著高渤他們,其實無非是想討要一個說法,如果這個說法不存在了,他也……” 說到這裡,嚴良蒼老渾濁的眼珠當中,閃過一抹陰森:“等於是死人了。” …… 寢宮。 “打得這麼熱鬨?” 陳三石還沒靠近,就聽到寢宮內“轟轟隆隆”的響聲,簡直就是在爆炸,連宮殿都出現一部分塌陷,何止是“燭光斧影”,簡直就是兩軍對陣。 他沒敢再往前去,而是在附近找到一棵樹爬上去,用觀氣術確定自己這個位置不會有人注意到後,開始通過寢宮的缺口觀察裡麵的戰況。 “搞什麼?” “大師兄反水了?” …… “轟——” 方天畫戟又一次砸下,終於徹底轟開困住他的佛珠。 呂籍黃鴻聯手,再加上定國玉璽。 黑衣僧人很快就支撐不住。 而且定國玉璽。 說起來是黃鴻在用,但實際上,老皇帝還是在暗中操控。 一擊落下。 定國玉璽限製住禪杖,呂籍和黃鴻同時出手。 黑衣僧人周身纏繞著的護體紫氣開始搖搖欲墜。 “呂將軍!” 黃鴻大喊。 隻見呂籍手中的方天畫戟,在真氣的加持下,化作一頭足足有丈餘高的獅虎,仿佛天上降下來的一般,咆哮之間震蕩空氣,攜帶著無窮儘的力量撲殺下來。 這一次。 黑衣僧人終於是抵擋不住,護體香火神力徹底崩潰,他整個人好似陀螺般倒飛出去,倒在地上後數次想起身都沒能做到。 好霸道的真氣…… 他掙紮著抬起頭。 就看見呂籍拖著方天畫戟緩緩走來。 他厲聲暴喝:“爾等反賊,還不伏誅?!” “副教主!” “聖僧!” “……” 眾人側目看來,一時間都是有些慌神。 前來助威,遠遠旁的文官,也都臉色難看。 眼前的局麵很明顯。 他們要敗了! 造反失敗的後果是什麼,所有人的心裡都很清楚。 “都住手!” 黃鴻聲音高亢:“聖上仁慈,現在停手,說不定還能留得一條性命,家人也不會受到牽連,再繼續下去,株連九族,一個不留!” “這……” “怎麼辦?” “聖僧他們都倒下了!” “……” “咳咳咳……” 七嘴八舌的議論聲中,殿外忽然響起咳嗽聲,而且愈發劇烈,劇烈到聽起來似乎隨時都會斷氣。 恰好此時。 所有人都暫時停手。 顯得咳嗽聲更加清晰。 “噠噠” 緊接著,是拐杖觸碰石板路的聲音。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朝著大殿門口看去。 直到一道有些佝僂的身影出現,由暗到明,有些費勁地跨過門檻,露出一張憔悴的麵容。 “殿下!” “殿下你怎麼來了?” “……” 範天發強撐著起身:“事情還未結束,殿下不該露麵的!” “都停下吧。” 太子爺收起嘴邊的手帕:“你們都是我大盛朝的頂梁柱,如若兩敗俱傷,是我大盛朝自己的損失。” “……” 隆慶皇帝抬眸,就這樣看著他,沒有說話。 “兒臣,參見陛下!” 太子爺緩緩下,吃力地磕頭。 “起來吧。” 隆慶帝悠悠道:“你不該來的,來人啊,太子身子不好,快把他扶回去休息。” “父皇!” 太子抬手,示意不要靠近他:“兒臣還有一件事情沒有說完。” “說。” 隆慶皇帝吐出一個字。 在所有人看來。 事情都已經結束。 後續,無非就是挨個慢慢收拾。 太子就算這個時候,認錯,也於事無補了。 “兒臣,請父皇退位!” 太子陡然提高聲音:“大盛的狀況,不允許父皇繼續勞民傷財下去了!太多的百姓難有活路,太多的冤屈需要大白,太多的弊病需要醫治,父皇的位置,該換一個人了! “父皇退位為太上皇,兒臣必定儘孝道!” 隆慶皇帝終於有了情緒:“太子,你還沒鬨夠!” “兒臣,請父皇退位!否則的話……” 太子支撐著徐徐起身,字字震耳欲聾:“兒臣就隻有,為了這座天下,做出不孝之事了!” “殿下!” 大太監黃鴻提醒道:“你沒看出來陛下想把影響控製到最小麼,如今大局已定,你就算非要繼續為難自己,又能改變得了什麼?!” 太子殿下。 拿掉這個尊貴的身份,無法就是個老弱病殘。 他們真是想不通,為什麼還要過來。 皇家在乎體麵。 隻有他本人不露麵,後麵都有辦法斡旋,好歹不至於丟掉性命,如今親自出馬,沒什麼用不說,還會令皇家顏麵掃地。 “教主!” 隻聽得黑衣僧人一聲呐喊:“不要再猶豫了!動手吧!” 教主?! 聞言。 在場所有人都懷疑出現幻覺。 這個走路都需要拄著拐杖的老翁,是香火神教的教主?! 休說是連外人。 就是範天發都不清楚。 “嗡——” 一橢圓形的香爐悄然浮現在太子爺的身前。 香爐表麵,一個接著一個的符文亮起紫光,直到徹底連結起來,迸發出耀眼的紫光,充斥著整個寢宮,好似紫色的太陽。 上方。 一道詭異的虛幻神龕出現。 然而…… 化作一縷縷的紫氣,灌頂鑽入太子的體內。 “快攔住他!” 黃鴻等人雖不知道接下來具體會發生什麼,但也明白不能放任不管。 呂籍方天畫戟連著打出數招,都被香爐中的神秘力量所阻擋。 “父皇,此為邪神道!” 太子爺任由神龕所化的紫氣灌頂,發出的聲音像是兩個人同時說話:“施展之後,兒臣將無法控製自己,這是最後一次詢問父皇,可願退位?!” 隆慶皇帝的沉默給了他的答案。 太子爺失去最後的顧忌,徹底和神龕融為一體,雙眸徹徹底底化作紫色,身形挺直,神色大變,仿佛徹底換了個人: “那就隻好…… “請父皇赴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