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 來自民間的呐喊!,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承乾耳中傳來悶雷陣陣,本是略顯茫然的心態瞬間被撫慰了許多。

這才有個誓言的樣子嘛!

昔年殷鑒不遠,在李世民與天機老人的通力合作下(忽悠),在李承乾的腦中刻入了極深的執念。

因此,莫看此人也算是追隨著天機老人學了好多唯物主義知識,實則骨子裡仍是信奉唯心主義那一套。

說來也怪不得他,概因他的便宜師父,無論是自身的天人感應還是一身所學,皆是包裹著濃重的神秘色彩。

而崔堯此人,為何能得到身為帝王的李承乾,近乎變態的信賴。

多多少少算是受到了天機老人的餘蔭。

在李承乾看來,天機其人,乃是上天所賜,特地為保大唐不朽社稷而出的世外聖人。

而崔堯,作為謫仙指定的傳人,其使命早已被上天暗中安排妥當。

這種奇怪的宿命論,或許才是李承乾如此矛盾的根本。

正是在帝王心術與讖緯之術互相角力之下,於是李承乾帝王之路才顯的如此小心翼翼與自相矛盾。

如此優柔寡斷的性格,想必也是英明如李世民,也難以預料的到的。

可奇葩就奇葩在這裡,平庸的帝王卻正好伏在了帝國最強勁的上升期,無為的帝王好巧不巧的暗合了黃老的無為之治。

於是在大臣們各種如脫韁的野狗般的奇思異想下,整個帝國竟是一片欣欣向榮。

與此同時,先帝李世民留下的各種製衡手段,偏偏又使得帝皇之位穩如泰山!

到了此刻,誰也說不清到底是先皇有先見之明,還是李承乾當真是天命加身,一代糊塗明君就此顯露崢嶸。

就在李承乾陷入臆想之際,天空中下起了朦朦小雨,雷雨交接本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可李承乾並不這麼想。

他固執的認為,這就是上天對於崔堯與他的誓言見證。

在這種固執的認知中,他下意識地就忽略了以前某人天人感應之時,從來都是乾打雷不下雨。

崔堯沒有注意到李承乾地微妙心態,他皺著眉頭看著天空,此前他卻有一絲心悸地感覺,可若是究其根本,卻又毫無所得,於是隻得拋開心中雜念,吩咐起維持會場的金吾衛。

“將預備好的羅傘撐開, 把亭台高處的避雷大戟豎起,接好鎖鏈。”

“喏!”

托某人的福,大唐的對於雷霆的認知遙遙領先,各種避雷設施一應俱全,早就走進了千家萬戶。

各種形式的避雷針甚至形成了產業,宮中與武勳之家一般以各種武器的樣式作為載體。

民間的各種花樣可就多了,什麼獸形、飛鳥,花草蟲魚,花樣多的很。

這兩年流行一種墓碑樣式的奇形避雷針,倒不是為了紀念什麼先人,而是一種特殊的詛咒載體。

話說,正常人也不會讓自家先祖遭雷劈吧?

於是隋煬帝楊廣的名諱這兩年頻頻出現,尤以河北道居多,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走入尋常百姓家吧。

收拾停當,場麵也未顯慌亂,作為入秋的第一場雨,民間按照農時,多視為吉祥天相,故而眾人隻見歡喜,並無人排斥。

“陛下,既然新辟屬地受到如此追捧,難免會有糾紛產生,還請陛下定下一個章程,也好讓眾人依矩行事。”

李承乾收回逸思,隨口答道:“本就是荒蠻之地,誰占了就是誰的,需要規矩嗎?不過既然都是朕的屬地,那麼不管誰占了多少,稅卻是不能少的。”

長孫無忌急忙插言:“敢問陛下,若是地廣人稀之地,再啟用丁口稅確是不妥啊。”

李承乾靈光一閃,一個曾經聽聞的名詞偶然浮現在腦中,於是隨口說道:“攤丁入畝吧。”

在座的誰也不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區區四字之事一入耳,便知其中三昧。

於是剛才還洶湧的熱情,似乎有所減退。

崔堯見狀,馬上提問道:“敢問陛下,田稅幾何?”

李承乾渾不在意的說道:“五年免稅,五年之後也不需交糧,按土地麵積折算,一畝十文每年即可。”

眾人的心態就如過山車上的遊客,在陛下與戶部尚書大人的對話中,來回拉扯。

太原王氏的家主疑惑道:“難道朝廷不需那新地之糧供養?”

崔堯解釋道:“眼下運費太高,一趟一趟的拉回來不合算,莫不如就地建倉,統一收購,一年一運即可。”

“收購價呢?”

崔堯撇撇嘴道:“考慮到運輸成本,自然不能與本土齊平,暫時先按本土全年均價的七成折算吧。”

“那我等總能自行買賣吧?”

“賣給誰去?我就問問,你賣給誰?賣給原住民嗎?人家也種糧食啊!”

“老朽是說賣於九州大地。”

“行啊,你若是有本事造出跨海巨舟,便隨你賣去。”

……

尼瑪,這不成兩頭堵了嗎?誰家有資本能獨立造出那等龐然大物?誰?對了,崔氏就能造……

長孫無忌暗自點頭,朝廷尚有鉗製手段就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