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 一場默契的政治陷阱,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承乾驟然聽到喝聲,腦中陡然清明,遂揮手止住金吾衛的行動。
可眾目睽睽之下,思緒又有些打結,渾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若是方才沒有阻止金吾衛的主辱臣死之舉,則今日的政治秀將徹底失敗!
一句阻塞言路、怒形於色的帝王形象或將伴隨他的一生,雖然對於李承乾來說也是不痛不癢吧,可他確實還挺在意這個的,先皇珠玉在前,他的偶像包袱還挺重的。
可若是刻意表現出一副虛心納諫的模樣吧,他又不太甘心,這廝原本在史書可是曾經發出:“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的下頭呐喊的。
所謂上善若水的惡心模樣,不過是他在諸多熏陶之下,刻意戴上的麵具,時間久了,他還真以為自己是個慈善仁君。
可方才,他分明是感覺到自己起了殺心!
此刻自省起來,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可強壓下心頭潛藏的暴戾之後,李承乾隨即感到一陣茫然。
這個事吧,就不怎麼好處理。
你說這老頭說的吧,也有幾分歪理,不太熟練的換位思考一下,人家說的也沒毛病,就是啊,憑什麼啊!
憑什麼高官顯貴,世家巨賈就可另辟財源,而升鬥小民就隻能乾看著?
這且不說,還得受著國內租庸調的盤剝。
李承乾在這一瞬間,精準的找到了那老頭的共情點。
一番思忖下來,竟然真的不怎麼生氣了。
可是該怎麼解決呢?這麼多人看著呢,要是拿不出一個完美的方案,這些刁民會不會看輕了朕?
可彼輩出海開疆拓土,也不能空口白牙呀,任誰也不是傻子,沒好處的事誰乾?
使喚驢子還得找根蘿卜呢,你扔一把乾草,驢子都不會正眼看你,畢竟地上長的有的是嫩草不是?
因此,許諾出去的好處,絕對不能收回,所謂覆水難收,作為君王必須擲地有聲,朝令夕改絕對要不得。
可國內的租庸調可是祖宗之法,況且這租庸調比起曆朝曆代之稅法來說,亦算不上嚴苛,朕能改嗎?
或者說,朕真的有把握改了之後,不會玩脫了嗎?
李承乾畢竟沒有親曆過後世的景象,所以想象不到改革農稅之後,到底會有怎樣的結局。
礙於曆史的局限性,他的思路走進了死胡同。
褚遂良正了一下衣冠說道:“此事,錯不在這位老哥身上,天下熙攘,不患寡而患不均,天地至理也。
陛下之開拓雄心卻也是好的,此事並無對錯之分,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崔堯上前打斷了便宜小嶽父的發言,直言道:“此事乃某家的疏忽,想不到我也有屁股坐歪的一天……
這位長者,你的訴求某家聽見了。
你看這般可好?
凡是有意去往海外拓土開荒者,若囊中羞澀,儘可來我戶部報名,核查清楚之後,爾等路上所耗靡費,皆有戶部……
算了,太麻煩,皆由某家一力承擔!
船行海上,不管是三個月也好,半年也罷,一路吃喝拉撒,某家全包了。
到了地頭之後,某家還管申請之人半年糧草,甚至開荒所必需的種糧、暫時蝸居的簡易房舍。
包括大麵積墾荒所需的器械,某家也可無償租賃你們使用一年,如何?”
器械?說的是啥?墾荒需要什麼器械?不應該多備些牛馬騾子嗎?
眾人心中有了些許疑惑,不過也隻是一晃而過,隻當是小崔大人偶有口誤。
那老農看向崔堯,躬身行禮道:“尚書大人有悲憫之心,老漢感佩莫名!
然我華夏子民根植在骨子裡的念想就是故土難離,並非所有黎民百姓都有拋家舍業,襤褸篳路之決心。
莫怪老漢貪心不足,老夫隻想問問,那些不願意舍棄故土的人又該如何?
都是我炎黃子孫,總不能因為人家沒那麼大出息就硬生生的分個三六九等出來吧?”
崔堯沉默以對,對於這個問題,他知道該如何解答,卻開不了口。
無他,僭越爾,這不是花費上幾個銅錢就能解決的問題。
或許,至少不該是在這等大庭廣眾之下所討論的問題,回答的一個不慎,影響的便是大唐的百年國運,由不得他信口開河。
於是崔堯又望向李承乾,可並沒有得到什麼回應,映入眼簾的隻有一片茫然的表情。
崔堯不禁有些失望,此事絕非是他所能承諾之事,甚至當場進諫也是不行。
否則難免有逼宮之嫌。
故而,這個決定必須由陛下親自開口,其中涉及的分寸也必須由他親自拿捏,旁人不好越俎代庖。
好在李承乾沒有持續迷茫下去,他揉了揉臉低聲問道:“崔卿,去歲我大唐歲入幾何?”
崔堯略該振奮,忙急聲回應:“回陛下,去歲西藏道免稅期已滿,加上西藏道的人口與自行加入大唐國籍之異族。
戶部粗粗統計數據為:大唐人口越八百九十萬戶,人口約五千三百萬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