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逸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6章 迭代升級6,我以饕餮鎮諸天,薛逸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反物質能源技術問世的那天,極樂星環的磁約束容器裡第一次穩定儲存了1毫克反氫粒子。當它與等量正氫湮滅時,釋放的能量讓整個電離層泛起了一圈藍色光暈,華夏境內所有反物質充電樁同時亮起綠燈——從這天起,星際飛船的燃料加注時間從8小時縮短到12分鐘,0.8倍光速的航行動力係統正式投入使用。科技係統的提示音在全球同步響起:【華夏文明等級提升至1.45級】。
薛逸辰站在容器前,看著屏幕上那團幽藍的光,突然想起三年前北美聯邦為了爭奪稀土礦脈而發動的貿易戰。那時他們用0.75級的能源技術卡華夏的脖子,而現在,1毫克反物質產生的能量,就足夠填滿北美全年的能源缺口。
一年後的清晨,平流層的天空之城突然傳來一陣歡呼。量子傳輸技術的第一例活體實驗成功了——一隻小白鼠在實驗室消失,三秒後出現在月球基地的接收艙裡,毛發無損,甚至還在啃食艙內的飼料。監控畫麵顯示,它的基因序列與傳輸前完全一致,誤差率控製在了10的負38次方。幾乎同時,反引力技術的民用版也通過了驗收,第一座“地月電梯”在赤道上空升起,碳纖維纜繩在反引力場的托舉下,像一條銀色的絲帶連接著地球與月球。
【華夏文明等級突破1.6級】的提示彈出時,葉千雪正在電梯轎廂裡調試設備。透過舷窗,她看見北美聯邦的星際之門地基剛挖到地下兩百米,那些用稀土換來的UR材料在陽光下泛著廉價的金屬光澤,與地月電梯的能量纜繩相比,像堆在牆角的廢鐵。
又過了半年,微觀粒子操縱技術的突破來得猝不及防。東域的科學家們用原子筆在矽片上寫下了“你好,2級文明”——每個字都由單個碳原子排列而成,筆畫細到需要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這項技術立刻被用於航天材料領域,三天後,第一艘用原子級拚接工藝製造的星際飛船下線,船體輕如鴻毛,卻能承受白矮星的引力撕扯。
幾乎同時,腦機接口技術的終極應用落地。華夏境內的每個人都收到了一枚米粒大小的神經芯片,植入後不僅能連接外部設備,更能將意識數據備份到量子服務器。而在此之前普及的“手術刀3000”醫療係統,早已將人類的平均壽命提升到了180歲,配合意識備份技術,“死亡”這個詞正在從日常用語中淡去。一位剛做完意識備份的老人對著終端笑言:“現在最怕的不是離世,是備份時忘了把昨晚的夢存進去。”
【華夏文明等級突破1.8級】的那天,薛逸辰的量子計算機突然發出一陣急促的蜂鳴。屏幕上,一張由0和1組成的蛛網正緩緩收緊,網住了散布在華夏各地的73個異常信號源。這些信號源偽裝成普通公民的神經芯片,卻在暗中向北美、歐盟的服務器傳輸著科技數據——那是特朗普三年前安插的間諜,他們以為能躲過高科技監控,卻不知量子計算機早已通過芯片的量子糾纏態鎖定了他們的位置。
公審在MAX長城的廣場上進行。73名間諜被反引力場懸浮在半空,他們的實時監控畫麵被投射到全球的屏幕上:有人在量子傳輸實驗室安裝竊聽器,有人在反物質儲存庫外徘徊,還有人試圖用虛假身份獲取意識備份的權限。
“文明的進階,從不靠偷來的技術。”薛逸辰的聲音透過能量場傳遍大地,“就像當年,你們的先輩拿著槍炮搶不走敦煌的壁畫,現在,你們也帶不走華夏的技術。”
隨著他一聲令下,73枚迷你核彈被精確投送到間諜身邊——這些核彈隻有拳頭大小,爆炸範圍被嚴格控製在直徑三米內。白光閃過,間諜連同他們身上的竊聽設備瞬間湮滅,廣場的石板路甚至沒留下一絲焦痕。MAX長城的符文在爆炸後亮起,將這一幕清晰地投射到地球同步軌道,讓所有試圖窺探的眼睛都看得明明白白。
那天傍晚,華夏境內的神經芯片同步推送了一條消息:所有公民的意識備份已升級為量子加密,壽命上限提升至200歲。黃土高原的老農在田埂上用天氣遙控器喚來晚霞,看著天邊的太空電梯,突然想起年輕時聽爺爺說的“嫦娥奔月”,忍不住對著星空笑了起來。
而在白宮的地下指揮室,特朗普看著屏幕上【華夏文明1.8級】的字樣,手指無意識地摳著桌麵。桌角的星際之門模型已經積了一層灰,旁邊的報告顯示,他們的反物質探測儀還在調試中,預計還要十年才能捕捉到第一縷反氫粒子的信號。
窗外,北美大陸的夜空格外黯淡,沒有地月電梯的銀光,也沒有反物質湮滅的藍光。隻有遠處的發射基地還在加班加點,試圖用最原始的火箭推進技術,追趕那個早已駛入星海的文明。
喜歡我以饕餮鎮諸天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以饕餮鎮諸天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